第04版:科技/体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搭乘数字快车,赴一场绿野寻踪之旅

□本报记者 张辉

黑脸琵鹭

穿山甲

彩鹮

金斑喙凤蝶

罗源县水松林

豹猫

卷羽鹈鹕
本专栏图片均为资料照片

编者按

今年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近年来,福建持续推广卫星跟踪、红外监测、无人机、视频监控、遥感、摄影摄像等技术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运用,加快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在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到来之际,我们一同搭乘数字快车,开启绿野寻踪之旅。


今年的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全球活动主题为“连接人类与地球:探索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数字创新”;我国活动主题为“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

人类与野生动植物的距离,那么近,又那么远。数字技术的应用,在尽可能不打扰的前提下,拉近了人类与它们的距离。在二进制的世界里,我们得以近观不同物种的活动轨迹、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种群结构等,为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从环志到卫星跟踪

在盐田、鱼塘停歇,在滩涂、河道上觅食……这个冬天,泉州观鸟学会会长吴轲朝,通过卫星跟踪系统,时刻关注着一只远方来客——黑脸琵鹭的行踪。循着其活动轨迹,他惊喜地发现了一个黑脸琵鹭种群,数量多达35只。

黑脸琵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每年自北而来在福建广阔的滨海湿地越冬。去年12月7日,泉州观鸟学会志愿者在晋江市东石镇救助了一只因受伤无法站立的成鸟。经过悉心治疗与照料,它很快痊愈。为了更好监测黑脸琵鹭迁徙路线、生活习性与种群分布状况,志愿者们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卫星跟踪器。12月29日,这只背负着定位器的黑脸琵鹭再度出发,并时刻与志愿者们保持“联系”。

卫星跟踪,是野生动物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过去,我们普遍采用环志方法,研究候鸟迁徙路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刘伯锋说,环志是候鸟的“旅行护照”,一般佩戴在鸟类颈部、翅根、鼻孔、脚部等位置。人们通过观测或回收脚环、腿旗等标记物,根据其编号或颜色组合等,可联系到环志机构,并进一步查询到环志地点、物种等信息,大致研判出候鸟迁徙时间、路线、范围等信息。

环志为候鸟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编号为“A74”的“马妞”,是全球第一只被环志的“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研究人员通过观测发现,每年夏季繁殖期,“马妞”总会频繁来往于闽江河口湿地与马祖,进一步证实两地中华凤头燕鸥为同一种群。它们在马祖无人岛礁上营巢繁殖,在闽江河口湿地大片滩涂上求偶、吸水、理羽、觅食……

不过,传统环志方式也有其局限性。一方面,为了提高再次被观测到的机会,需要捕捉大量活体进行标记,难免对野生动物造成一定伤害;另一方面,由于环志地点与观测地点存在间隔,中途停歇哪些地点无法获知相关信息,只能根据经验推测其迁徙路线。

对动物更友好、更高效、更精准的卫星跟踪技术应运而生。

“我们根据不同物种的体态特征、个体大小等特性,匹配不同规格的卫星跟踪器。”刘伯锋说,采用卫星跟踪技术,只需获取极少的个体,就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实时、准确获知其轨迹。目前,福建已将该技术应用于黑脸琵鹭、中华穿山甲、短耳鸮等珍稀物种监测与保护。

作为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物种之一,穿山甲素有“森林卫士”之称,分布在我国境内的主要为中华穿山甲。早年,由于非法贸易、栖息地遭遇破坏等原因,世界各地穿山甲种群数量锐减。近年来,我国严厉打击穿山甲非法贸易,推动穿山甲栖息地恢复和保护,开展穿山甲资源监测与保护。得益于此,曾经难得一见的中华穿山甲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公众视线。

2022年以来,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中心为群众移送救护的4只中华穿山甲佩戴了卫星跟踪设备,并放归至浦城、福清、平潭、德化等地。监测记录显示,放生后的中华穿山甲健康状况良好。得益于数字技术,人们对这一古老的物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们具有明显的夜行性,主要栖息在森林区域,一般在傍晚5时左右出洞活动,晚上8时到9时活动量明显增加,午夜时活动量达到高峰,凌晨4时左右活动量开始减少,天亮后一般在洞穴中休息,很少外出活动。

构建野生动植物保护智慧体系

从环志到卫星跟踪,我们在尽可能减少打扰的前提下,走近野生动物,揭示其生存奥秘。这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省林业局已建成林业大数据中心,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生态感知平台,持续推广卫星跟踪、红外监测、无人机、视频监控、遥感、摄影摄像、VR和全息等技术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科普宣教中的运用,以数字化赋能智慧保护。”刘伯锋说,在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下,人类依然扮演着旁观者的身份,但却有了更多如炬的“眼睛”,近观那些和我们在同一个地球上共同进退的生灵。

福建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是重要的水鸟越冬栖息地。每年究竟有多少水鸟在福建越冬?有哪些种类?不同的年份有哪些变化?早在2006年,福建便启动沿海越冬水鸟调查,这项调查已持续开展19年。

传统的方式是调查人员使用望远镜观测,但水鸟种群数量动辄成千上万,在望远镜的目镜视野下多呈重叠状态,只能凭经验估计种群数量,难免遗漏。为此,福建在水鸟调查中引入了无人机作为辅助手段,获取水鸟平面分布图,大幅提升数量统计精准度。

1月,省林业局公布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同步监测福建结果。全省共记录到水鸟90余种、数量26万余只,均为历年来最多的一次,其中鸻鹬类达11万余只,占水鸟总数量的45%;记录到包括中华秋沙鸭、丹顶鹤、勺嘴鹬、黑脸琵鹭、卷羽鹈鹕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9种1000余只,其中丹顶鹤更是在福建的首次野外记录。

红外监测,则犹如秘境之眼,有效解决了在夜间、密林、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区域活动的野生动物观测难题。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已在野外布设野生动物红外监测设备2000多台。从定期回收储存卡到实时网络传输影像资料,从使用蓄电池到太阳能供电,红外监测技术持续迭代,让不间断监测、第一时间获取观测资料成为可能。目前,全省已累计记录到野生动物视频或者照片230万条(张)。

秘境之眼下,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一目了然,生物多样性记录持续刷新——

2022年,福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查看红外相机监测视频中,发现一只猫型动物多次在镜头前通过。该动物体型纤小,背部随机排列粗大的斑点、颈背具有粗黑纹。经仔细辨认,该动物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斑林狸,为福建首次记录。这一发现,对研究猫型亚目动物在中国东南地区的迁徙与扩散路线意义非凡。

近日,福州植物园科研人员在对红外相机进行日常查看时,发现拍摄到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豹猫。这是福州西北近郊区域首次拍摄记录到的野生猫科动物影像。除了福州,近年来豹猫也在南靖、建瓯等地的红外相机镜头中频繁亮相。

此外,福建还在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广泛应用视频监控、卫星遥感、摄影摄像等技术。

数字技术的赋能效应

智慧化手段,不仅缩短了人类与野生动植物之间的距离,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为公众认知大自然打开了一扇全新窗口。

3月3日,省林业局等单位将在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现场宣传活动,届时将在全国首次发布“蝶中皇后”——金斑喙凤蝶完整生活史纪录片,实物展示其各阶段卵壳、蛹壳等标本。

金斑喙凤蝶,蝴蝶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位列世界八大名贵蝴蝶之首。它们不仅颜值高,还很“挑剔”——主要栖息于亚热带、热带海拔1000米左右的次原始森林中,且要求溪谷环境,拥有专属寄主植物,在这类植物的叶片上产卵。在野外,偶遇金斑喙凤蝶极不容易,人们对它的认知还很有限。此前,研究界从未有过金斑喙凤蝶交配、产卵、孵化、结蛹、羽化等影像记录。

时隔多年,戴云山保护区科研人员于2022年再次发现了金斑喙凤蝶活动踪迹,并找到了其栖息地,拍摄到了7只成蝶同框的罕见画面。寻找蝶卵,记录其孵化、换龄、结蛹、羽化成蝶、交配、产卵、觅食、吸水……两年时间里,科研人员用镜头全程记录下了金斑喙凤蝶完整的一生,并制作成珍贵的纪录片对外发布。

这一成果,填补了金斑喙凤蝶的研究空白,也为自然教育提供了更加生动的素材。

“以前,我们为了向公众展示保护区丰富的植物资源,需要采集植物的花、叶、果等制作标本。”刘伯锋以植物标本为例,这些蜡叶标本经过脱水后,已经失去了植物的本色,不仅种类难辨,也缺乏观赏性。如今,摄影摄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可通过视频、图片等载体,多角度、生动展示形色多样的植物。

数字科技正在赋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刻改变着资源管护、调查监测、物种拯救、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方方面面。

水松,与恐龙同时代的裸子植物,在跌跌撞撞中走到了今天。但目前,各地野生水松多呈孤岛分布,种群大多处于衰弱状态,繁衍受阻。去年,省林科院专家在罗源县西兰乡甘厝村发现一片占地81亩的水松天然群落,判定其为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天然更新水松群落。这为水松研究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它们为什么濒危?为什么天然更新这么难?什么样的环境才适合它们繁衍生存?刘伯锋说,福建林业部门与科研机构正计划在罗源水松林引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全方位多维度实时监测水松生长与环境变化情况。假以时日,有望摸清水松天然更新机理与致危原因,从而为破解这些未知之谜、为拯救与保护水松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当然,数字技术的渗透,也存在一些风险。

“动植物达人在自媒体上发布珍稀动植物信息,有可能导致大量爱好者蜂拥而至,惊扰野生动植物栖息,甚至引来不法分子盗采盗猎。”刘伯锋说,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信息的发布宜慎重,建议征求主管部门意见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发布或者在发布时作技术性处理。此外,有些技术不恰当使用可能对野生动植物造成伤害。如使用卫星跟踪设备时,应根据物种类别和个体大小,选择合适的型号和佩戴的身体部位。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