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潘园园) 2日,向东渠事迹数字馆正式上线。该数字馆通过借助全景VR等数字化手段,让向东渠工程从书本、照片中“走”出来,变为可听可看的全感官式教材。
20世纪70年代,5万多名建设者劈开24座山头,盘绕100多道山梁,跨过15条溪流,建造18座总长7335米的石拱渡槽,最终修成全长85.81公里的引水工程——向东渠,彻底解除千百年来威胁云霄、东山两县的干旱。其工程量之巨、技术难度之高、施工条件之苦、完成工期之短、创新求精之识,成为当年艰苦创业的成功典范,被誉为“江南红旗渠”。
近年来,云霄县加快推进向东渠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大力弘扬向东渠先进事迹。2022年7月1日,向东渠事迹教育实践基地暨展示馆揭牌开馆,参观的组织和群体络绎不绝。新上线的数字馆则突破了线下实体馆参观时间和空间限制,24小时不闭馆,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足不出户了解向东渠建设者的光辉事迹。
据了解,向东渠事迹数字馆有网页版和手机版,手机版可以通过扫二维码、微信搜索小程序或从云霄融媒公众号进入。网页版可通过网址http://www.xiangdongqu.com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