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早晨,漳州正兴学校高三16班。
窗户突然振动,地板轻轻摇晃。“地震了?”正专心伏案的同学们猛然抬头,大家左右打量了一下,旋即确认:“对,地震了!快!大家赶紧蹲下!”
5秒钟不到,全班同学悉数蹲在各自课桌旁边,蜷曲身体,屏气凝神。10秒钟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迅速拉开教室门,猫腰、护头、小跑,从前门和后门鱼贯而出,快速向外撤离。20秒后,所有人安全离开教室,撤离到学校大操场。
这不是演练,是实战——当日上午7时58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福建多地震感强烈。
但“教科书”式的地震应急疏散也在福建迅速上演——各地各校师生有序疏散、安全避险,未发生安全事故。
“突如其来的震感确实让我感到一阵紧张。因为这几天我腿有伤,坐着轮椅上学,不能迅速移动。那一瞬间,我脑子里‘嗡’的一下有点懵,想着‘我该怎么撤离’。但马上有一名同学直接跑过来,背起我就往楼下快走,还有两名同学迅速帮我把轮椅抬到操场中。”石狮市鹏山实验学校学生吕雨康回忆道,“同学们的热心帮助让我安全撤离,我非常感动。”
孩子平安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递到家长手机上。3日上午8时07分,戴黛在上班途中接到家长群信息,原来是福州市屏东中学向大家报告“孩子们都疏散到操场了”。短短一句话,她心口上悬着的大石头顿时落了地:“之前,孩子的学校进行过地震、火灾等突发灾害的预防和应急演练。我相信学校有能力保护好我的孩子。”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这是各地各级学校和教师的共同理念。
“地震来袭时,我们班已有5个孩子进班。我按照之前培训所学,赶紧让他们双手抱头,躲到桌子底下。”泉州市丰泽机关幼儿园大4班教师庄永红回忆说,“在疏散转移到操场的过程中,我经过评判,让孩子们沿着演练疏散通道,迅速通过教室左边的楼梯有序撤离,同时注意提醒后续入园的孩子也到操场会合。前后不到两分钟,孩子们一个不少,全体安全无虞。”
当日8时02分,庄永红把孩子们安然无恙站在操场草坪的照片发至家长交流群,还不忘夸赞了一句:“孩子们很有安全意识,没有慌乱,撤离很迅速。”
“我们学校安装有福建省地震局设立的预警装置,发生地震预警后,相关信息自动连接学校广播,通知学生迅速撤离至操场。同时,得益于平时校内常态化开展消防地震演练,警报一响,学生就迅速行动,有序完成疏散。”福州市和平中心小学副校长林国雄说。
“练在日常,用在关键。”省教育厅安全处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师生防灾减灾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