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手记

透过“裂变”看融合

□本报记者 方金春 李珂

成立仅4年多,年产值就突破100亿元,海辰储能快速崛起,演绎了储能产业的一次成功“裂变”。

通过调研采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海辰的“裂变”并非偶然,“海辰速度”“海辰质量”也不是靠单打独斗就能拼出来的。业界盛赞“海辰是一家很快的公司”,洞察快、学习快、执行快、迭代快,尤其善于做融合文章。可以说,海辰的拔节成长,既得益于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也得益于其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协同作用。

善于“集大成”者,远不止海辰一家。现在,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勇于抢占行业风口,站在行业巨人的肩上,兼收并蓄,向“新”而行,向“实”发力,迅速成为新产业新赛道的有力竞争者。

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呈现交叉融合、高度复杂和多点突破的态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亟须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协同发展。“四链”协同,以“融”促“链”,实现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优化组合,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效能,才能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实现新的飞跃与突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