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第08版:国际 上一版   
下一篇

伊朗向以色列发动报复性打击

将给中东地区局势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4月14日,伊朗民众在首都德黑兰集会,支持对以色列的报复性打击。

4月1日,以色列空袭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4月13日,在加沙地带的迈加齐难民营,一名老人坐在以军袭击后的废墟上。

这是4月14日在以色列中部城市莫迪因拍摄的空荡的街道。

这是14日凌晨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上空拍摄的以色列防空系统启动拦截的画面。

上图:4月13日晚,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以色列国防部前,民众在安全警告生效前举行示威集会。
下图:4月13日晚,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以色列国防部前参加示威集会的民众在安全警告生效后散去。
以色列13日晚发布安全警告,要求以色列全国各地的学校在未来48小时停止教学活动,并对聚集活动加以限制。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14日凌晨发表声明说,向以色列目标发射了数十枚导弹和无人机,此举是针对以色列1日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等行为。以色列军方发言人14日则说,超过300个无人机和导弹射向以色列,其中超过99%被拦截。

伊朗总统莱希14日说,伊朗武装力量正在密切监测地区事态进展,任何损害伊朗国家利益的行为都将招致“更加强烈和令人遗憾的回应”。

首次直接冲突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声明说,此次袭击是针对以色列犯下的众多“罪行”,包括1日对伊朗驻叙利亚使馆领事部门建筑的导弹袭击。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伊朗向以色列发射的导弹中,有约一半成功击中目标。

新华社记者在耶路撒冷听到防空警报及数次巨大爆炸声,并目睹以色列防空导弹升空拦截。以色列媒体报道,耶路撒冷、贝尔谢巴和迪莫纳等多个城市14日凌晨响起巨大爆炸声。法新社报道,已有12人受伤。以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发表声明说,大部分伊朗来袭导弹被以方拦截,以色列南部一处军事基地被“轻微破坏”。

以方官员对媒体表示,这是伊朗首次从其领土向以色列发动袭击。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指出,伊朗从本国境内直接攻击以色列本土在以前两国博弈中还未出现过,这也是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第一次出现主权国家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引起国际社会对中东地区局势急剧恶化的强烈担忧。

伊朗两重考量

伊朗驻叙利亚使馆1日遭袭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总统莱希均誓言报复。但从报复的实际效果看,虽然袭击规模很大,但给以方造成的损失似乎不严重。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这背后是伊朗既示强又克制的两重考量。

在示强方面,伊朗使馆遭袭是主权受到侵害,还导致包括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在内的多人死亡,伊朗国内对此群情激愤。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说,伊朗报复性袭击将在很大程度上安抚国内民众和捍卫民族尊严。

伊朗被认为是中东地区“抵抗轴心”的核心。牛新春认为,伊朗选择从本土打击以色列,既是要展示能够发动远距离攻击的军事实力,也是要显示“震慑以色列”、阻止其“得寸进尺”的决心。

在克制方面,虽然伊朗此前高调誓言报复,但实际发动对以袭击却已是“炸馆”事件两周以后。而且事前媒体已经披露伊朗将在24至48小时内对以领土发动袭击,以色列也采取了要求学校停课、限制人员聚集等针对性措施。事后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也很快通过社交媒体表示,伊朗的“合法”反击目前“可被视为已经结束”。

对此,美国前负责中东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帮办迈克尔·马尔罗伊说,伊朗貌似事先已向外界透露了袭击计划,“好像有意允许(无人机和导弹)被击落”。美国智库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迈克尔·辛格评论,这是一次“行动缓慢、对外公开的”报复行动,“体现了伊朗不愿与以色列直接对抗的态度”。

美国如何回应

美国媒体披露,拜登担心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把美国“拖下水”。

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以一名白宫高级官员为消息源报道,伊朗发动报复后,拜登在与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说,美国不支持,也不会参与以色列对伊朗的报复打击,“你们已经赢了,接受这一胜利”。

拜登对伊朗的袭击表示“最强烈谴责”,再次向内塔尼亚胡表达美方“坚如磐石”的支持。他还说,美国军队和设施没有受到打击,美方将继续保持警惕。

美国媒体披露,拜登政府不愿被卷入更大范围的地区冲突。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3日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拜登先前私下表示,他对内塔尼亚胡“试图把美国进一步拖入更大范围冲突感到担忧”,美国政府和军方高级官员也对以色列空袭伊朗外交机构感到沮丧。

伊朗发动报复打击后,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社交媒体发布声明警告,如果以方“再次犯错,伊朗将会发动更严厉反击”。声明还警告美方,这是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美国不得介入”。

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援引伊斯兰革命卫队声明报道,伊朗已经警告美国,“无论从任何地方(向以色列)提供伤害伊朗的支持或介入,将遭到伊朗武装力量强大的对等还击”。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多名美国官员的话报道,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在伊朗打击行动后告诉以色列防长约亚夫·加兰特,以色列如果要报复,应该事先通知美方。

奥斯汀在声明中说,美方今后将“毫不犹豫地”采取措施保护美军和支持以色列防御,但“不寻求与伊朗发生冲突”。

对抗或将升级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撰文说,这是近5年以来伊朗在中东地区发动的最大规模袭击之一。袭击发生后,黎巴嫩、伊拉克等多国宣布出于安全考量暂时关闭领空,在约旦、伊拉克、叙利亚等地,爆炸声也频频响起,还有民众在约旦首都安曼南部拍摄到被击落的导弹碎片。

以色列媒体14日援引一名以高官的话报道,这是伊朗首次从其领土向以色列发动袭击,“(以色列)需要做出果断反应。这一反应很快就会到来”。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以色列“以进攻性的方式”予以回应,必将引发一系列升级性质的袭击,并可能导致局势失控。

分析人士表示,伊朗旨在通过此次袭击重建对以色列的威慑。以色列与伊朗多年来以非直接对抗形式在中东地区展开博弈,随着以色列空袭伊朗使馆领事部门建筑和伊朗采取报复打击行动,双方的对抗强度或将出现明显升级,这将给中东地区局势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国际社会呼吁

伊朗总统莱希14日表示,伊朗的军事行动是对以色列“侵略行动”的回应,任何损害伊朗国家利益的行为都将招致更加强烈的回应。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甘茨同日表示,以色列将在“合适的时间”报复伊朗。联合国等方面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避免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联合国大会主席丹尼斯·弗朗西斯13日分别发表声明,敦促各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避免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古特雷斯在声明中敦促各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中东多条战线发生重大军事对抗的行动”。他强调,无论是中东地区还是全世界,都无法再承受一场战争。弗朗西斯强调,攻击与反击的恶性循环将导致更多死亡和苦难,对话和外交是解决分歧的唯一途径。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图尔克在14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对地区局势升级可能造成的人道主义和人权代价深表担忧。他敦促有关各方采取措施缓和局势,同时呼吁其他国家,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国家,尽其所能确保局势不再进一步恶化。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14日均在社交媒体上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尽一切努力防止地区局势进一步升级。博雷利说,欧盟将于16日举行特别外长会,讨论中东地区局势。

俄罗斯外交部14日在其网站发布声明说,俄方曾不止一次警告,中东地区的众多危机,特别是巴以冲突,往往因不负责任的挑衅行为而加剧。俄方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希望地区国家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现有问题。

法国总统马克龙14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法国正同相关伙伴合作致力于缓和局势,并呼吁各方克制。

据约旦通讯社14日报道,约旦政府当天在内阁会议上呼吁有关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并认真、负责任地应对地区局势升级危险及其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的影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当前事态升级深表关切,呼吁有关方面保持冷静克制,避免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这一轮形势升级是加沙冲突外溢的最新表现。当务之急是切实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第2728号决议,尽快平息加沙冲突。中方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国家,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驻伊朗大使馆14日发布安全提醒,提示在伊中国公民和企业注意安全。

中国大使馆在安全提醒中说,当前,中东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伊朗当地安全形势更趋严峻复杂。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再次提醒在伊中国公民和企业密切跟踪当地安全形势和使馆发出的安全提醒,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绷紧安全防范这根弦,坚决避免前往敏感地区和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安全防范,确保安全。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