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科学健身的指导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长期活跃在科学健身教学指导第一线,把全民健康理念、科学健身技能等送到人们身边,可称得上是全民健身的“领头雁”。
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态、不同健身阶段、不同地区的群众对于健身运动有着不同的要求。只有让大家学会科学健身,才能充分体会到强健身体、愉悦身心的乐趣。因此,需要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同时,大力发展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把全民健身知识、技能和活动带到群众身边。
多年来,经过相关部门大力扶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但也存在知晓度不高,发挥作用有限的问题。如何发挥“头雁”效应,让“领头雁”飞得更高?
这就要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搭建发挥技能的平台,让他们有归属感;出台兑现价值的机制,让他们有成就感;满足期待学习的需求,让他们有获得感,进而带动全民健身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比如,河北省张家口市推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激励措施——志愿服务参与度高的,可参加张家口市体育局组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骨干培训和考核,考核通过者可获得相应奖励;又比如,浙江省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结合实际采取免费或优惠使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借阅图书、观看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措施,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予以激励。
毫无疑问,在相关部门搭好平台、做好规划、完善保障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才能让社会体育指导员真正成为全民健身宣传者、科学健身指导者、群众体育活动组织者、体育场地设施维护者、健康生活方式引领者,在全民健身、全民健康、乡村振兴等重要环节上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