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又称“上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留下了祓禊、曲水流觞等习俗。屏南县屏城乡前汾溪村则有独特的民俗活动——祭水节。这缘于一个古老传说,以“祭水游龙”的方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始于何时,已无稽可考。但在沉寂了半个多世纪后,2021年得以激活。
一条“龙骨”,内用钢筋,外裹铁丝网,“龙鳞”则用棕榈片一片片镶嵌,全长66米长,由33位男子撑举,沿前汾溪两岸游村祈福,场面壮观。
适逢甲辰龙年,故将活动定名为“春生龘梦”。“春生”预示着自然界生命周期的初始,承载着万物复苏的希冀;“龘”,字形由“三龙”组成,意涵共生,同音“达”解读为共创共达,向往美好生活的梦想。
当中国美术学院第一所“乡土学院”2019年10月在前汾溪村诞生,年轻团队则以“丈量、整理、想象、建设”八个字作为基地奉行的行动理念。从“丈量”开始面向村民的艺术启蒙,从“今晚吃什么”做起,逐步提升,增加娱乐项目;“整理”策划了“节日快乐”,一年四季重点打造了“三月三”“七夕”“中秋”“冬至”四个节日;将每一个节庆民俗等“想象”生成美育课堂,催生出三月三·山水生活艺术季、七夕·未来生活艺术季、中秋·在地生活艺术季、冬至·自然生活艺术季等,这不只是名称上的添加,更多的是创新性表达,让节日习俗更贴合当下生活的需要,为游客创造了交互体验式的文化场景;逐步形成“四季屏南,乡村有约”的品牌效应,导引人流促使古村落“古”而不“孤”,并将活动“建设”成为“我们的1000个美育计划”(今年的三月三“祭水游龙”是第203个),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韧劲,年复一年激活民俗、节庆活动,促进乡村的生机与活力,以期社会美育赋能乡村振兴。
前汾溪村是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有历史就有积淀,有传统就有记忆。唤醒乡土记忆,需要挖掘历史,更需要植入新时代的元素。在“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后,2021年6月被授予“省级对台交流基地”称号,为呼应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前汾溪村去年底引进了台湾元初团队参与乡建乡创。为此,在“祭水游龙”民俗活动中,也特别设置了闽台两岸代表人士共同点睛的环节,旨在“春生同心龘梦,两岸画龙点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前汾溪村虽是个案,却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激活的前提是尊重。传统节庆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习俗。“祭水游龙”只是一个民俗活动,却得到地方政府的默许、各方面的支持和援手。联想今年春节期间,我省许多地方游神民俗火出圈,还得到中央媒体关注,都与当地政府尊重群众的意愿有关。游神是集民间信仰、民俗文化于一身的一种古老的祈福活动,当代人延续是借此对美好生活的寄望。
唤醒的基础是共创。“春生龘梦”不局限于还原民俗活动,而是将传统节庆的仪式在现实生活中鲜活起来。前汾溪村共同参与,一起创作。这里有村民与基地师生的共创,地方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共创,在地群众与台湾团队的共创,线上与线下的共创……还招募志愿者一起参与。这条66米长的游龙,就出自一位名叫“阿土”的村民,是共创激活了他的艺术细胞,也验证了“高手在民间,绝活出草莽”。1200块鼠曲粿,是村民与师生上山采摘鼠曲草花了一周时间共同完成的,游村之后,与游客一同分享粿中的春天味道。
传承还有待于深化。乡土蕴含着中国人的根与魂。传统节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别呈现。传统节庆作为时间习俗,不仅有许多故事和内涵,还有奇特的现象。比如,正月正(春节)、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九月九(重阳节),均为“重日”且为阳数,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数字密码”。只有从群众的自发性文化行为中更加深入挖掘传统节庆的深厚底蕴,才能以文化自觉为内生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唤醒民族记忆,赓续中华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