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耕海牧渔,“福海粮仓”渔歌嘹亮

□本报记者 张颖/文 施辰静/图

宁德市三都澳大黄鱼养殖基地,工人正在渔船上卸鱼。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强调,要“像重视耕地一样重视海域,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海洋开发,把加快经济发展的触角从陆地向海洋延伸”。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作为全国水产养殖大省,福建从近海向深远海进发,唱响“海洋牧歌”,让一片片深邃湛蓝的海洋化为“福海粮仓”,成为守护粮食安全的海上新屏障。

孕育“芯”希望

用良种充盈“蓝色粮仓”

2023年,宁德市大黄鱼养殖产量达到21.3万吨,占全国80%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从一度濒危到稳坐海鱼养殖头把交椅,这条鱼“游”回餐桌,背后离不开苗种振兴。

在宁德工作时,习近平同志便推动科研攻关,破解大黄鱼人工养殖技术难题。以刘家富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突破了大黄鱼人工授精、室内育苗技术,解决了“没鱼吃”的问题。如今,围绕“吃好鱼”,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鹏带领团队,借助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大数据算法,推动育种迈入基因组时代。

从2016年开始,实验室与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开展合作,联合开发了“宁芯”系列三代大黄鱼基因组育种芯片,实现了海量基因型的准确鉴定,目前已经在全国十几家大黄鱼育种单位推广应用。“此举提高了新品系选育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而且我们实现了液相芯片的完全国产化,自主可控、经济高效。”徐鹏说。

大黄鱼的“白点病”,是由海水中的刺激隐核虫引起的寄生虫疾病。用全基因组选育方法,使得抗虫选育系后代存活率显著提升。2022年,“富发1号”大黄鱼新品种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苗种是水产养殖的“芯片”。眼下,全省有50多个种业创新优势团队、100多家企业直接参与良种研发培育,近年来培育20个国审水产新品种、近百个高产抗逆的水产优良新品系,主要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提升至70%以上。

目前,全省建设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40多家、苗种繁育场超2600家,为种苗供应牢牢守住“基本盘”。(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2023年,福建稳居全国海水种业规模第一,年均繁育鱼、虾、贝、藻等苗种接近2万亿单位。其中大黄鱼苗种产值2.37亿元、鲍鱼苗种产值28.58亿元、牡蛎苗种产值4.44亿元、海带苗种产值1.25亿元。

2021年12月,我省全面完成全国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任务,获取水产养殖种质资源2.3万份,水产种质资源家底基本摸清。

2022年6月,《关于推进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出台,我省水产种业发展进入全方位推进的“加速期”,“育繁推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水产种业体系基本成型。

福建的种苗,不仅播撒在“福海粮仓”,更“游”到了全国各地,帮助一个个乡镇、村庄和村民,通过水上养殖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在传统优势苗种之外,福建还将目光放远,将脚步放大,继续扩展种苗优质“朋友圈”。

今年以来,连江“捷报频传”。经过3年试验,中间球海胆在福建等南方地区建立起工厂化繁育技术体系,并且探索出福建连江—山东荣成“南北接力”的养殖模式,有效提高了海胆苗存活率和品质。

同样带来希望的还有裙带菜“海宝1号”。3月初,它的南移养殖试验通过现场验收,规格、品质均已达到商品标准。作为我国第二大经济藻类,这标志着福建首次建立起裙带菜人工栽培技术与工艺流程,有望成为我省水产养殖领域的“生力军”,创造新的增长点。

良种不断充盈,“蓝色粮仓”正成为福建潜力无限的“粮袋子”之一。2023年全省海水养殖产量579.8万吨,居全国第二位。

走向深远海

建设福建特色“海洋牧场”

传统的海水养殖都在近海,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远洋渔业,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走向更深更远的海域,正成为福建培育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蓝海,更是筑牢“福海粮仓”的新动能。

8日,连江粗芦岛,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核心区母港码头,基地建设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组长何宗旺介绍说:“目前1期3^#、4^#2个万吨级泊位已经基本建设完成,正在持续加快5^#、6^#泊位建设进度,5月底将陆续完工,年内具备通关条件。”

就在1月26日,3^#泊位迎来首艘远洋渔船靠泊卸货,“福远渔8731”号轮完成了700多吨沙丁鱼、鲐鱼等深海鱼类的临时通关,标志着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港区进入试运行阶段。

作为我国远洋渔业的始发地,福建历经30多年的打拼,目前拥有27家远洋渔业企业,600多艘远洋渔船,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近几年,我省运回远洋渔业自捕渔获每年均在40万吨以上。“母港核心区一期建成后预计年吞吐量60万吨,福建省水产品特别是远洋渔业捕捞水产品通关难、通关慢的问题将得到解决。”何宗旺说。

数十公里之外,连江琯头定海湾,两座长60米、宽32米的养殖平台漂浮在水面上。这是福建鑫茂渔业开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深远海养殖平台“定海湾1号”“定海湾2号”。

“平台水深17米,养殖水体近1.6万立方米,养殖的大黄鱼接近野生状态,品质很好。”公司总经理卢统锋告诉记者,养殖平台处于海水与淡水交汇处的坳口,不仅水中营养丰富,也鲜有天气灾害,十分适合养殖“野化”大黄鱼。

同时,平台安装的监控系统可将实时影像通过网络传输到手机终端。“用手机APP就能实时监测大黄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这样的大平台只需要两三人就能管理,人力成本大大降低。”卢统锋说。

作为“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工程的试验田,定海湾吸引了“乾动”“定海湾”“泰渔”等系列11台深远海养殖平台落户,投放数、投产数均位居全国第一,一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智慧生态牧场。

这些以工业化思维打造的“蓝色粮仓”,代表了当今世界养殖的先进水平,助力连江传统渔场转型升级。

目前,我省海域累计投建深远海养殖平台18台。以装备为基,以数字为魂,深远海养殖平台为福建特色“海洋牧场”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拓展海上牧场,我省还将目光瞄准“水下养殖,水上发电”的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模式。

在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莆田南日岛,“以电养鱼”“以渔养电”成为现实。4月初,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平台正式启动渔业养殖方案,水下的1万立方米水体成功投放首批1万尾大黄鱼。据了解,平台每年发电量可达1600万千瓦时,相当于6000多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借助智能化养殖系统,海产养殖收入预计可达数百万元,将用于补贴深远海风电建设成本。

全产业“锻”链

“福渔”品牌越擦越亮

5月的霞浦,“中国海带之乡”迎来海带收获季。走进溢源海洋食品公司的直播间,主播卖力推介着各种海带产品。直播间楼下的打结车间里,大姐们手指翻飞,绕结、切割,海带条就变成了5厘米左右的海带结,堆满了一个个小筐。

干晒海带,盐渍海带丝、片、结、块、头,即食海带,冰鲜海带苗……在溢源产品展示厅,海带加工品琳琅满目。不仅将海带分部位进行加工,而且还把海带苗做成了细分产业。从“菜农”转型的公司董事长苏少华说:“我们的海带系列产品有六大类,年加工生产能力3万多吨。”目前,在淘宝天猫店,溢源已经做到了海带品类第一,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

溢源的历史就是霞浦海带、福建海带产业发展的缩影。目前,霞浦全县养殖海带占海面积约30万亩,产值约40亿元。

今年,溢源在霞浦沙江镇的新厂区即将开业,加工能力将再上新台阶。作为集水产育苗、养殖、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溢源以“渔户+基地+公司+市场”一体化产供销经营体系,带动3000多户渔业养殖户增收。

吃透“一根海带”“一条鱼”“一粒鲍”……发力精深加工,全产业“锻”链,全省大黄鱼、鲍鱼、鳗鱼产值均突破200亿元,对虾、牡蛎、海带、坛紫菜、海参等品种产值均超100亿元。

目前,全省水产品加工企业超1200家,其中规上企业400多家,全省水产加工品总产量398万吨、产值1110亿元,均居全国第二,鱼糜制品和藻类加工品均居全国第一。

全省培育了闽南、闽中、闽东三大水产加工产业集群,形成了东山、龙海、漳浦蟹肉,福清对虾,连江海带,霞浦海参,晋江紫菜,宁德大黄鱼等各具特色和优势的水产品加工区。

通过打造“福鱼”“福鲍”“福鳗”“福参”“福藻”等系列“福渔”品牌,越来越多的高品质福建水产品“游”上了全国百姓餐桌。

向海洋要食物,提升的空间和潜力依然很大,仍需不断以研发之智和科技之力挖掘来自海洋的优质蛋白,建设更优质高效的“福海粮仓”。

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级。我省推动建设了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种业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涉海创新平台,并积极推动海洋领域省创新实验室筹建工作,争创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福建基地”。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正式获批创建省级高新区。

推进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联盟、海洋与渔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海湾养殖设施升级改造技术创新联盟等,积极引导省内涉海企事业单位同向发力,汇聚科技创新动力。

随着“蓝色粮仓”加速崛起,“深耕碧海,牧渔未来”的渔歌一定能唱得越来越嘹亮。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