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北京理工大学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赋能加力莆田产业发展

“研”值升产业兴

□本报记者 陈盛钟 何金 通讯员 林亦霞

威诺数控智能工厂指挥中心 陈琳 摄

企业反映的问题线上全流程办理、惠企政策自动精准匹配、惠企资金奖补“免申即享”……作为一站式涉企综合服务平台,去年上线的莆田市亲清惠企平台,是数字赋能政府服务的一项创新探索。

该平台高效运行的背后,与北京理工大学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简称“北理工东南院”)人工智能团队开发的明德政务大模型息息相关。该项技术通过汇集海量政策信息作为数据基础,自动进行数据处理与学习训练,实现政策解读、智能匹配、智能推荐、政策申报、智能问答等电子政务应用,打造涉企服务政策池、资源池,让企业更便捷、更精准享受惠企政策。

北理工东南院于2019年底在莆田成立,多年来,该院充分发挥北京理工大学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网络空间安全方面的科研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信息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应用场景,为东南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加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

在涵江区的福建威诺数控有限公司智能工厂,硕大的车间里几乎看不到工人,一台台数控机床不停地自动运转,精准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部件产品。

车间“无人”的背后,是企业“智能大脑”在起作用。加工信息、工艺参数、效率分析……位于厂房二楼的威诺数控智能工厂指挥中心内,车间所有的实时参数指标在屏幕上一目了然。“尽管车间‘无人’,但生产效率更胜从前。”威诺数控总工程师何凤琼说,智能工厂可实现零部件自动识别、加工、输送,数据跟踪分析处理,达到智能控制与管理。

在北理工东南院助力下,威诺数控完成了产线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研发,通过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机床、电表、气表等硬件设备数据,为上层软件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与下位机硬件设备配合实现自动化生产,打破传统各产线工单封闭性,与MES系统等实现生产任务互联互通,提高生产效率。

如今,专注于高端数控机床研发制造的威诺数控多项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工程机械头部制造商建立了紧密的设备供应关系。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先后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

智能制造是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其核心在于提高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北理工东南院设立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4个研究中心,加快信息技术与解决方案规模化推广和产业化应用,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PCB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替代的精密元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产品性能。PCB板传统检测方式是采用人工目检,不仅容易漏检,而且速度慢、效率差。如何破解这一行业痛点?

位于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依吨多层电路公司,专业生产印刷多层电路板、高性能覆铜板等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新型材料,产品应用于电器、汽车、通信等诸多领域。眼下,该公司正与北理工东南院开展联合研发和技术攻关,利用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技术实现PCB板外观自动检测功能,精准检测PCB板缺件等产品缺陷问题,提升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北理工东南院常务副院长、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冯冲说,研究院聚焦莆田纺织鞋服、工艺美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整合北理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资源与工业互联网实践成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创新育人模式 培养数字人才

信息物理系统、工业机理模型、数字孪生……走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工程(莆田)实训基地,各种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让人眼前一亮。

该基地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联合用友新道、阿里云、百度网讯、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北理工东南院等单位共同建设。基地面向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和新工科专业建设需求,利用联合体产学研协同育人基础和技术优势,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设计、开发、测试及运维等,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业互联网实训。

北理工东南院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杨晨教授介绍,实训基地依托一站式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实训平台,融合学校理论知识,基于真实场景、实际项目来设计完整的课程体系,帮助学员深入理解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掌握互联网行业的必备技能,实现制造企业技术和科技能力的教育共享,提升工业互联网产业环节创新能力。

目前,北理工东南院以柔性引才形式,引进20多位来自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并从阿里云、用友新道等外部企业和莆田学院等本地院校引入教师资源。

“干货很多,让我受益匪浅!”提起自己之前参加的数字工匠培训,华峰新材料工程师曾剑勇印象深刻。他坦言,自己作为一名数字技术研发人员,通过培训增强数字素养、提升数字技能,既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应有之义。

去年以来,北理工东南院在莆田承办了多期数字工匠培训班、企业数字化转型研修班等,来自全市鞋服纺织、制造、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的400多名学员参训。其间,数字化导师讲授了数智企业经营、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原理、应用及技能,并通过沙盘模拟和项目训练等形式,让学员在案例场景中磨砺和提升在数字领域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传统产业的日益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经济不断发展,对劳动者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出了新要求。这一背景下,加大力度培养和使用数字化领域的新型技能人才——数字工匠,成为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冯冲说,北理工东南院依托北理工“双一流”高校人才与技术优势,以及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工程(莆田)实训基地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方面的基础优势,打造数字化人才学习培训体系与平台,采用校企融合、产教融合、理论实训融合等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型数字技术技能人才,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