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漳州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手记

不求“高大上” 但求“小而暖”

□本报记者 潘园园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治理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方向。

时代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广大户外劳动者。他们寒暑不歇、风雨无阻、早出晚归,是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守护者,也是最辛苦的群体之一。

你守护城市,我守护你。遍布大街小巷的驿站,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温度。

眼下,在社会各界力量支持下,一个个工会驿站建起来,让户外劳动者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没电能充电、饭凉能加热、小病能用药,暖心服务值得点赞。

但是,在街头随机采访中,一些环卫工人也袒露了心中顾虑:“天气热了,干完活一身臭汗,进去那些看上去‘高大上’的服务站点休息有点不好意思,宁愿在门口阶梯坐着休息一会儿。”

打造工会驿站是为了让户外劳动者有家的感觉,不搞花架子、不追求“高大上”,因地制宜为他们遮风挡雨,避免让他们望而却步,才是题中应有之义。有时候,户外悄然摆放的一把凉伞、几张椅子、一壶凉茶和几句贴心话语,更让户外劳动者感觉自在和温暖。

把户外劳动者的“关键小事”做成“暖心实事”,关键是要让劳动者敢进来、愿进来、想进来,工会的关爱才能可感可触。

同时,为户外劳动者提供饮水、休息等,这仅仅是站点服务的1.0版本。如何让驿站更好地“用起来”“活起来”?建议驿站可以联合社会公益慈善力量开展“送健康”“送清凉”“送温暖”“送法律”“送文化”及义诊义检、义务理发、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站点延伸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高站点的吸引力和利用率。

只有站点“用起来”,空间“热起来”,户外劳动者的心里才会“暖起来”。期待更多社会爱心力量加入,让工会驿站实现从“有”到“优”的不断迭代升级,真正打造成为“凝心聚力的宣传站、关心服务的前哨站、补能休息的中转站、传递爱心的接力站”。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