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聚焦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机遇就在眼前

黄云峰

未来在哪里?在眼前。

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展馆内,AI是最闪亮的元素。峰会展示的成果比往年更智能、更聪明、更强大,让人忍不住感慨:智能时代真的触手可及了。

2023年,以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不少人因此断言,未来人工智能将主导我们的工作生活。

这一观点很快成为共识,但恐怕很少有人想象得到,“未来”竟然来得如此迅速。比如,峰会连续几年都展示过人体动作捕捉技术,但去年还需要穿戴感应设备,现在只需一个摄像头。这一跨越的原因,就是人工智能。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曾经机器人客服只会机械地回答问题,“笨”得令人抓狂。现在,已经能够感知到客人的情绪,不仅会安慰人,还帮忙想办法。在科大讯飞展台,一款智能语音模型不仅可以在录音时自动过滤口水语言,还能排版分段、写摘要。购买这个服务,每个月只需10元。

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也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聪明的AI在峰会成果展中处处可见,凸显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飞跃进步。世界数字技术院(WDTA)前不久在第27届联合国科技大会上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安全测试标准》和《大语言模型安全测试方法》两项国际标准。蚂蚁集团正是编制《大语言模型安全测试方法》的牵头者。科大讯飞、百度、腾讯与谷歌、微软、英伟达等国际巨头一同深度参与标准编制。这,无疑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强大实力的体现。

厚积方能薄发。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与多年来大力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有着直接联系。海量的高质量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养料”。得益于数字中国建设,我国培育了庞大的数据采集、清洗、标注产业,也带动了数字加工、存储等硬件的进步,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可以说,今天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壮大,是水到渠成的结果。随着算法、算力、数据集成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必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不竭的动力。

据峰会主办方透露,目前我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数量已超100个,形成了上百种应用模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4482家,人工智能产业链已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人工智能企业不断增加,产业链不断延伸,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形成更强大的规模优势和产业生态,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必将赋能美好未来。

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难度大、投入多、周期长。在这次峰会现场,参展方如“八仙过海”,有的展示数据采集训练能力,有的强调数字安全保护特色,但夯实数字底座、推动形成一体化发展、发挥数据要素倍增效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政企的共识。

机遇从来只青睐有准备的人。据报道,人工智能的概念提出于1956年,多年来沉寂无声。但随着深度算法的出现,一进入实用阶段,便呈现一骑绝尘的趋势。新一代技术革命的滔天巨浪扑面而来,我们正站在时代发展的关键路口,凭借前瞻部署,牢牢抓住这一开创未来的重大机遇。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