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

□本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颜晨曦 陈绘羽

何坤宇(左二)参加学校诗词社团活动。 陈绘羽 摄

18日晚,《2024中国诗词大会》圆满收官,12岁的福建选手何坤宇经过个人晋级赛、复活赛、冠军资格争夺赛、“巅峰对决”四轮精彩对决,夺得年度亚军。

何坤宇来自有着“中国诗歌之乡”美誉的霞浦县。多年来,霞浦县厚植地域诗歌文化,打造诗歌文化品牌,深入推进诗歌进校园,营造诗韵悠扬的书香社会。

小小少年初登舞台

何坤宇是霞浦县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2020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热播,11岁的诗词少年韩亚轩表现出色夺得亚军。这件事在二年级的何坤宇心中埋下了种子,“想着有朝一日能像韩亚轩哥哥一样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取得好成绩”。

2023年,何坤宇获得参加《2024中国诗词大会》线下面试的机会。在海选的各个环节,他一路稳扎稳打,发挥出色:6月县赛,笔试第一名,成功晋级;8月市赛,获得少儿团第一;11月省赛,得到节目组导演力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何坤宇从30万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舞台。

何坤宇年纪虽小,却实力不凡,在前九场节目中上场两次,两次都获得胜利,成功跻身总决赛六强。

“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十七人中最少年’。诗句出自白居易的《雁塔题名》,白居易29岁考中进士,那一年的进士科,全国只录取了十七人,白居易是其中最年轻的,而我也是总决赛6个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何坤宇的脸上洋溢着少年的意气风发。

总决赛中,在何坤宇最擅长的“飞花令”环节,他不仅佳句连连,诵读诗句时抑扬顿挫、感情饱满,展现出对诗词发自内心的理解与热爱。最终,凭借丰富的诗词储备和稳健的台风,实现大逆转,从总决赛前积分排名倒数第一到和百行团选手、清华工科博士申昊一起进入冠军争夺赛。

“巅峰对决”中,何坤宇沉着冷静、紧追不舍,在落后2分的情况下,连对两题追平比分至4∶4,拿到赛点。双方你追我赶,上演了一场“神仙打架”般的精彩对决。

“最后一道‘描述线索题’,当主持人说出第二条线索时申昊哥哥就给出正确答案,其实当时我不太确定,想等第三条线索亮出来再抢答,但他手速非常快,反应也很快,我知道自己没有机会了。”何坤宇遗憾地说。

仅一分之差,何坤宇与冠军失之交臂,但他在场上精彩的表现向观众展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与从容,博得阵阵掌声。主持人龙洋夸赞他“年纪虽小却淡定从容,颇有大将之风,可谓‘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中国诗词大会》是个奇妙的舞台,有可亲可敬的嘉宾老师,有卧虎藏龙的参赛选手,在那里以诗会友,是个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何坤宇诚挚地说,“我生活在美丽的诗歌之乡霞浦,站在大舞台上,也想让更多人知道家乡的诗歌文化,感受到中华诗词之美。”

诗歌之乡书香流传

何坤宇与诗词结缘甚早。小学入学前,他就在母亲的引导下学习诗词,上一年级时,能够背诵的诗词已超百首。“这些诗词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咏鹅》,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鹅鹅’,模拟鹅的叫声,特别有意思。”何坤宇说,“学习诗词就像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让我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从此,他便与诗词结下不解之缘。

升入五年级后,何坤宇得知加入学校诗词社团就有机会参加《中国诗词大会》,便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在那里与同样热爱诗词的同学一起学习,感受中国诗词的魅力。“除了讲解诗词内涵,老师还会根据我们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大大提高了我的诗词储备量。”何坤宇说。

“何坤宇思维敏捷又沉得下心,能一头扎进诗词里研究感兴趣的问题,这次他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精彩表现和平时丰厚的诗词积累是分不开的。”霞浦县实验小学诗词社团指导老师雷石花说。

雷石花介绍,学校在各个年段各个班级推广诗词、汉字听写普及活动,然后通过竞赛选拔“诗词小明星”“汉听小明星”进入社团深入学习,“他们在社团里玩飞花令,交流喜爱的诗人,讲述诗人及诗词背后的故事”。

最是书香能致远。“霞浦县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尤其是从去年开始推广‘诗歌进校园’。学校把开展诗词社团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求学生都掌握一定量的诗词,并在此基础上,挑选像何坤宇这样的种子选手进一步学习,构建诗词人才梯队,目前已培养80多名热爱诗词的生力军。”霞浦县实验小学校长周晓荣说,诗词社团的指导老师在深入浅出讲解诗词韵律意境的同时,将诗词和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霞浦曾是闽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往今来,书香经久不绝。随着第36届青春诗会、中国(霞浦)海洋诗会等重大诗歌文化活动的举办,诗歌逐渐成为霞浦独特而显著的别样文化标识。

人文底蕴深厚,诗歌文脉相传。为将书香校园这一工程引向深入,霞浦县以中国古代诗词、本土诗歌、楹联、新诗为内容,依托丰富的地域诗歌文化资源和当地诗人,举办诗歌名家进校园、跟着节气学古诗、诗歌节等形式多样的诗词学习、吟诵、创作活动,以诗启智、以诗育人。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