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集美大学:牢记嘱托 当好大食物观坚定践行者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连日来,福建深入践行大食物观的探索实践在全网闪亮刷屏,这让集美大学的广大师生倍感振奋。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为集美大学规划了特色发展之路。一直以来,集美大学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倾情倾智倾力服务我省水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蓝色食物的可持续产出贡献集大力量。

每年的11月—12月,成片的坛紫菜在海里蔓延开来,犹如稠密的黑色丝带在水中舞动,别有一番风景。“坛紫菜是我国南方沿海传统大宗的水产养殖对象。但受种质退化、气候变迁等因素影响,坛紫菜养殖出现品质下降、病害频发等问题。”集美大学坛紫菜种质改良与应用团队许凯副教授说。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为获得遗传性状稳定、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的坛紫菜优良品种,集美大学坛紫菜种质改良与应用实验室经过近20年的努力,先后育成两个国审水产新品种“闽丰1号”和“闽丰2号”,使坛紫菜的养殖区域往北扩展了近10个纬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潜心攻关育良种,只是集美大学深耕“海洋牧场”的一个缩影。

今年4月,2022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公布。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姜泽东教授团队的研究项目“海藻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海藻既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也是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该成果使紫菜、海带等海藻干制品拥有更高的质量品质和更长的保质期,研发的琼脂、卡拉胶等系列多糖胶体新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烘焙糕点、预制菜肴、冷冻调理食品等加工。(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食品安全是‘大食物观’的基石和保障。通过科技创新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我们这些水产科技工作者应尽之责。”姜泽东说,下一步将做好新产品的申报及推广工作,让藻类产品更好地运用于百姓生活。

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是集美大学始终不变的鲜明底色。一直以来,集美大学不断向地方输送科技特派员,把科技成果带到山海田间,在助力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等方面贡献集大智慧。

今年是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黄永春担任我省科技特派员的第8年,也是他下乡与“一线”养殖户打交道的第34年。围绕“健康养殖”这一理念,他指导龙海顺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凡纳滨对虾、金刚虾的绿色无抗培苗(标苗)和对虾健康养殖科技的研发。在黄永春的帮助下,顺源健康优质虾苗养殖成活率达65%~85%,近4年合计产值1615.11万元。

向海图强千帆竞,踏浪而行卷千澜。“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围绕‘工海’特色定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科研能力,把创新成果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泊上,在我省耕耘‘海上田园’、打造‘蓝色粮仓’的探索实践中,彰显集大作为和担当。”集美大学校长谢潮添表示。

(黄鑫 罗旻敏)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