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基点村走上振兴路

□本报记者 尤方明 通讯员 吴苏梅

烟雨天,信步走在寿宁县南阳镇院洋村,望远方高山云雾,看茶园碧波千顷,颇有心旷神怡之感。很难想象,这个县级革命老区基点村从前曾是“地僻人难到”的贫困村。

3年前,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派驻院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荔彤来到这里,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切入点,统筹做好产业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带领院洋村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2022年10月,院洋村被评为省级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李荔彤获评2023年第二季度“宁德好人”。

“初至院洋,我的第一印象是村里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独特;但人居环境杂乱不堪,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群众大多依靠零散售卖茶叶为生,产业发展较为薄弱。我暗下决心,希望与村‘两委’及全村群众同心协力,扭转这一局面。”李荔彤说。

省税务局作为李荔彤的“娘家”单位,除了每年给予院洋村5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同时在人员、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022年6月,省税务局机关党委组织11名新老驻村书记围绕驻村工作“为谁干?干什么?怎么干?”,在院洋村开展“深入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交流活动,老驻村书记传经送宝,传授自己的驻村经验,为院洋村发展提供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堵点难点问题。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李荔彤下出的先手棋,是在创建生态宜居、特色田园乡村上下功夫。用时不到两个月,全村共计拆违3万多平方米,拆除违章搭盖、危房危楼38处,整治鸡棚鸭舍、旱厕等环境点76处,并利用拆违空间覆草植绿,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微景观。随着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村民逐渐养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习惯,良好的村风村貌进一步形成。

“过往每逢晚间,村里几乎没有什么人走动,因为满目皆是杂草丛生、垃圾堆积,村民往何处去?如今我们建起了景观鱼塘、群众休闲广场,大家有了交流娱乐的场所。”院洋村党支部书记徐少明说。

居住环境焕发新颜,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能落下。“调研中,群众呼声最为强烈的,便是打破交通瓶颈。”李荔彤介绍,原先茶山机耕路崎岖不平,农民采茶作业只能徒步上山,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极为不便不说,还存在安全隐患。基于此,村里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3个自然村共计2.8公里的路面进行硬化改造,使机动三轮车可以直达茶园,解决了群众的“心头大患”。

修缮农田灌溉水渠、实施河道综合治理、改造客运公交站、增设路灯、扩建村卫生所……一项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完善,切实增强了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院洋山多林丰,土壤富硒富锌,如何将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动能?村“两委”牵头领办寿宁县金穗生态农业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茶产业发展。当地依托寿宁高山茶品牌优势,收购本村春季无污染、高品质明前茶青,注册“朗蕴轩”商标推向市场,已实现销售收入3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另有约10万元订单排至明年春节前后。

思路一变天地宽。院洋大力扶持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先后建成投产佳年园艺20亩多肉种植园、日昇农业百亩葡萄大棚、华富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万只存栏量土鸡养殖场等。其中佳年园艺在2023年实现网络直播销售500万元,吸纳村民就业20余人。如今,院洋的土豆、辣椒、黄桃等种植园已初见规模,一户多业成常态。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