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金融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书写金融答卷 共赴“活优富美”

福建农信牢记金融强省使命 强化金融为民担当

向“新”而行,深入纺织行业调研融资需求。

服务台胞,福建农信多措并举创新台胞贷款业务。

福林贷,助林下经济百花齐放。

福农驿站的遍地开花,为富民兴农注入金融力量。

万物竞秀孟夏时,踵事增华山海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福建也将奔赴一场“十年之约”。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建擘画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宏伟蓝图,为福建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年来,八闽儿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画卷正在八闽大地徐徐展开。

在助力金融强省建设的过程当中,福建农信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胸怀“国之大者”、服务“民之所向”,与时代发展同频,与地方经济同进,扎实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探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金融模式,集中力量抓好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金融实事,用农信之力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


创新“机制活”

金融“活水”增添发展动力

多区叠加是中央赋予福建的先行先试政策,也是我省“机制活”的一大优势所在。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再次赋予福建重大历史使命。福建农信努力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创新升级对台金融产品,提升对台金融服务水平,为两岸融合发展贡献农信力量。

“‘台胞社保快贷’审批快速、手续简便、额度灵活,就是给我们台胞量身定制的,给平潭农商银行点赞。”近日,随着10万元的贷款被实时发放到台胞王先生的账户中,全省首笔“台胞社保快贷”正式落地,这也是继全省首笔台胞数字人民币贷款、全省首笔台湾居民居住证贷款之后,平潭农商银行在对台金融方面的又一次创新。

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区,金融“好雨”,正在润泽着岚岛振兴。今年“五一”假期,位于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的1号免税商城生意“热辣滚烫”。“短短几天,不仅营业额有了大突破,还和不少客商结成了联谊。这里的政策和环境,很好!”台商周先生在商城里经营着一家台湾休闲食品,说到这边的惠企政策,他竖起了大拇指。融合发展,活力在“惠”。作为本土银行,平潭农商银行大力创建“台胞台企金融服务示范网点”,为台胞台企提供“一站式”、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在金融领域实现了台湾居民居住证身份与大陆居民身份证社会面应用同等便利。

据悉,作为人行《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受理窗口,平潭农商银行目前已受理申请155人次,发放个人证书145本,为符合条件的台胞在岚创业优先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不仅如此,依托“诚信闪贷”系统,目前累计发放台胞创保贷、台胞诚信闪贷、台胞按揭贷款等多项专属产品101笔近3000万元。

清流县,是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清流农信联社以情惠融,为台农们打造起特色服务。

“从找到一对好的兰花,到人工授粉、果实成熟就需要10个月,最终全过程需要十年时间。”在当地创业十多年的台资企业负责人赖先生介绍道,据了解,赖先生创业初期只进行常规兰花品种培育种植,市场占有率低。为持续推进鲜花产品创新,清流农信联社结合县花卉产业特色与发展规划,在十余年间不断为该公司提供全链条、全方位金融支持和配套服务,如今,该公司已拥有4个省级兰花优良品种,成功转型为一家集研发、培种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年可产新品兰花种苗120万盆,商品兰花60万盆,赖先生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花王”。据了解,近年来,清流农信联社依托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平台,深化台农综合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共计发放涉台贷款3000余户,综合授信金额近2.1亿元,其中累计支持台资企业26家,贷款金额4364万元。

福建农信主动服务、靠前服务,让八闽大地成为不少台胞的创业热土。在龙岩,凭借漳平农商银行连续两年的300万元授信,台商谢东庆成功渡过疫情后的“用钱季”难关,他开办的永福台品樱花茶园,在今年初的樱花节上接待了上万名游客;在泉州,台胞高睿旸开的生酵母菌种面包店已经成为当地的健康美食网红店,跟随着这股健康风潮,惠安农信联社深度介入,向高睿旸主创团队近百名的台湾年轻人发放创业贷款近300万元,创建人才交流中心产业链,吸引更多人“登陆”回乡创业……

“盈盈一水间,深深两岸情”。福建农信将持续探索对台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台企金融服务覆盖面、多元性、满意度,助力谱写两岸融合发展新篇章。

赋能“产业优”

金融创新畅通民营经济“筋络”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公示的《2023年度银行机构服务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激励评价情况的公告》中,福建农信荣获了一等奖。

近年来,在护航福建从“民营经济大省”跨越到“民营经济强省”的快车道上,福建农信持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不仅助力优势产业“破题”转型攻坚期,还主动融入和扶持地方特色经济产业,以金融“助燃剂”点燃民营经济“新引擎”。

从“家庭作坊”到“服装名城”,在石狮,色彩与布料交织装点的“时尚马车”正蹄疾步稳迈向新篇。作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示范集群,石狮已实现从传统生产型向智能制造型的跨越,从设计研发、生产供应到销售推广,每一个环节都注入了从“织”造跃升到“智”造的科技力量。如今,在农信金融“活水”的浇灌下,石狮纺织服装产业链正立于向“新”提“质”的时代潮头。

“加大研发、扩大产能,特别是新型服装辅料科研上遇到了资金难题,还好,解决得也快!”最近,石狮市某服装辅料企业总经理林先生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作为一家集户外用品及箱包专业性辅料链供应企业,多年来该公司充分发挥品牌和供应链优势,产量销量实现快速增长,并成功入围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名单。面对企业在步入科技创新深水区时的流动资金需求,石狮农商银行主动推介“科创贷”政策,携手泉州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启动贷款绿色通道,短时间内即发放“科创贷”230万元,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一家家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条条产业链竞争优势勃发——民营经济奔腾涌流、不断绽放,福建农信始终紧扣民营企业所需所盼所急,让农信力量不断浸润金融服务的每一寸肌理。

“今年的海参个头大,价格也不错,我们的收入自然也涨啦!”霞浦县沙江镇海参养殖户老苏一脸兴奋地说道。作为“中国南方海参之乡”,近年来,霞浦“北参南养”海参产业链逐渐成为当地海洋养殖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为帮助当地民营企业念好海参产业这本“致富经”,霞浦农信联社结合海产品生产周期、产供销规律等综合因素,量身定制了“福海·参苗贷”“仓单质押贷”等产品,加大对海参“产供销”各环节的信贷投放,还通过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驻村、驻企服务,为养殖户提供一手金融需求。截至今年5月,霞浦农信联社存量海参类贷款余额已超20亿元。

在金融活水的润泽下,民营企业活力迸发。

“农商银行总是上门服务,不仅送来了500万元贷款,还热心地为我们出谋划策。明鑫智能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这其中有他们一份功劳!”提及漳州农商银行,该公司负责人曾先生赞不绝口。作为一家自主研发智能化精密焊接机器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明鑫智能从创业初期便获得漳州农商银行信贷支持,资金投入推动了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企业产品现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新能源电池、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领域。近期,企业因新购置研发设备,临时需要短期流动资金支持,得知企业资金需求后,漳州农商银行金融助理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情况,为企业研究制定了专属的服务方案并敲定出账细节,顺利发放200万元“银保通”贷款。

助力“百姓富”

金融普惠架起三农“致富桥”

如何助力“百姓富”,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福建农信交出了自己的金融答卷。

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仲夏时节,永春县某蜂蜜加工企业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却碍于资金有限,难以大展拳脚。永春农信联社第一时间了解到了该企业的困境,量身定制了“蜜蜂产业贷”50万元。“这笔资金真是及时雨,今年收成翻一番肯定没问题。”该企业的负责人看着那一箱箱满满当当的蜂蜜,扬起了嘴角。

结合种植产销特征,精准设计丰富多样的“要素贷”“特色贷”,把金融的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才能做到更精准的金融赋能、产业赋能。据了解,在当地,近年来永春农信联社已为该县蜂蜜产业授信3亿元,提供信贷超5000万元,助力近千户蜜蜂养殖户发展,提升全产业链,实现产值大幅度增长。

不仅赋能种植生产端,福建农信还将目光投向上下游产业链,以金融力量增强各产业要素的市场价值。

6月,夏意渐浓,在上杭县的三丫种善园金花茶种植基地内,数十个黑色的种植大棚内,金花茶树长势十分喜人。“金花茶是如今茶饮市场的新宠儿,而我们基地是做整条产业链的,从引进树种,到最后茶成品销售,如今我们能驶上快车道,还是多亏了农商行的贷款注入。”三丫生态农业企业负责人丘秀莲说道。

“项目建设之初,我们引进的都是野生母树,每株的均价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这些要引进来的话,三到五年才能产生经济效益。”丘秀莲说,较大的资金需求,一度让公司发展陷入瓶颈。上杭农商银行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对接,提供了500万元的提质增效贷款,为基地在关键时刻送来了“及时雨”。

作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要能推动“合作共赢、抱团发展、联农带农、利益联结、股权合作”等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为富民兴农注入高质量普惠金融力量。

近年来,福建农信勇当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大力实施“福农综合战略”,积极探索特色化经营路径,不断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体经济、民生领域的普惠性,不仅持续推广“福农·农田贷”专属信贷产品,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粮食产能提升,因地制宜推广“福农·农机贷”、农业设施贷等系列产品,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设施升级改造,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还创新“科技贷”“技改贷”等政策性贷款产品,充分满足科技企业的金融需求,推广“科特贷”专属产品,实现“融智+融资+融技”有机融合,助力基层农技推广,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大市场”,全力书写富民兴农答卷,把便民、惠民、利民的“农信为民”金融肥料播撒到沃野田间。

截止到目前,福建农信涉农贷款余额4788.84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80.2亿元,为福建普惠金融大文章书写了农信的深深注脚。

描绘“生态美”

金融服务添“绿”大美福建

“现在荒林荒地不但被盘活,还搞起绿色产业哩!”放眼望去,一株株药草在六月晨光中长势良好,沙县小吃核心物料种植示范基地的负责人钟先生喜笑颜开。

沙县小吃是特色富民产业,近年来,沙县大力发展穿山龙、黄山倒水莲等沙县小吃草根炖罐原料种植,为“贷”动小吃原料绿色种植产业的发展,沙县农商银行创新服务模式,因地制宜推出“绿标贷”,让钟先生吃到了绿色产业的大红利。作为一名新晋的“新农人”,钟先生返乡创业不久,就得到了政策支持和金融助力,他对“绿标贷”伸出了大拇指:“利率很优惠,需要的时候贷出来,不需要时按周期还进去就可以了。”据悉,近年来沙县小吃核心物料种植在当地已渐成规模,年产值可达5亿元。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水林田湖草等绿色要素在农村,福建农信紧跟林改政策,大力推广“福林贷”系列产品,让“活树”变成“活钱”。日前,在建阳区黄坑镇某竹制品厂的生产车间里,经过碎浆、热压、成型等工序,竹浆变成一次性环保餐具。该企业是建阳农信联社重点支持“竹代塑”企业的受益者之一,联社给予其50万元信贷支持后,企业开发了无污染、可降解的竹基新材料和新产品,实现竹材高值化利用,目前,该厂订单已经供不应求。据了解,近年来,建阳农信联社在当地推出“福竹贷”“竹塑贷”专属产品,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赋能竹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授信余额超1亿元。

绿色金融,正书写出“农情”绿意大文章:为支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福鼎农信联社为茶农、茶经纪人、茶企等量身定制“福茶·溯源贷”系列产品,实现了白茶大数据溯源系统的信息档案和交易记录等信息要素的高效利用,实现了“数据信息化、溯源数字化、融资便捷化”;在霞浦、惠安等沿海地区,福建农信推出渔排升级改造贷款“渔改贷”,重点支持环保型塑胶渔排、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海上养殖设施绿色转型升级……

为全力支持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福建农信加快绿色金融“碳”索——微服务绿色出行,漳州农商银行与漳州某大型汽车销售公司合作,以贷记卡汽车分期、汽车消费贷款为抓手,着力打造“购车+充电+金融”的综合消费服务场景,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消费信贷支持力度;结合民营小微企业经济活跃等特点,三明农商银行打造绿色信用体系,创新推出“绿金卡”“绿消贷”“绿存单”等金融产品,为用户打造了绿色低碳金融场景模式,目前授信金额已超7亿元。

因绿而美,向绿而行。福建农信通过不断完善绿色金融管理体系,盘活绿色资源,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福建“高颜值”添砖加瓦。


山清天地阔,水秀化诗行。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孕育新力量,福建农信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上来,以实干笃定前行,做好价值创造、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实现“三个转变”,走好具有农信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深入实施金融强省战略贡献农信力量。


小贴士

有力有效!农信“十二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要求,积极推动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加大信贷投放,强化金融服务,福建农信推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二十条措施,引导辖内行社聚焦重点领域、优化信贷结构、强化金融服务,持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助力实体经济“血脉畅通”,以实际行动展现农信责任担当。

具体来看,二十条措施具有以下特征:

把握政策要点,贯彻民营经济强省战略

落实落细政策要求,积极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倾斜金融资源,推动福建从民营经济大省向民营经济强省跨越突破。

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聚焦民营小微领域、乡村振兴领域以及个体工商户领域,促进“专精特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支持民营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要,同时,围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充分挖掘民营经济市场主体金融服务需求。

强化服务创新,推行差异化授信政策

推行差异化授信政策,提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灵活度;创新授信服务模式,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持续拓展“五福”系列信贷产品;推动债券投资与发行,加快绿色债、三农债、小微债发行。

用好政策工具,持续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用好各项惠民惠企政策,持续提升民营经济市场主体金融服务可获得性;落实减费让利政策,聚焦县城商圈、乡镇商贸中心等服务场景,进一步降低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综合运用无还本续贷、年审贷等专属续贷产品;强化政银担合作政策,解决市场主体“担保难”问题。

强化科技赋能,提高信贷服务便利度

强化数据转化应用,通过构建授信模型、联合建模等,持续推进客户数据价值向金融信用价值转化;强化线上线下服务体系,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便利性;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强化机制保障,激活服务内生动力

落实尽职免责制度,细化尽职免责“三张清单”;有效防控信贷风险;有序推进风险化解;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引导信贷资源向民营经济领域倾斜。

截至今年3月末,福建农信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5303.22亿元。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