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跨越山海潮向未来

——聚焦福建省海洋文化嘉年华活动

□本报记者 雷光美 晋江经济报记者 海峡都市报记者

6月21日晚,晋江梧林村,一轮皎洁的明月升起。朝东楼前广场,随着暖场视频中的海浪声响起,人们跟着“海浪”起伏,沉浸式体验一场海洋文化的盛宴。

侨批展、非遗展示、戏剧展演、美食集市、星空露营……当晚,福建省海洋文化嘉年华在梧林传统村落拉开大幕。“来福建·探海丝记忆、寻华侨历史、赴海洋之约、追海潮筑梦、观海洋剧场”等五大系列的海洋文化主题活动精彩上演。本次福建省海洋文化嘉年华系列活动前后延续一整月,涵盖闽南文化、世遗文化、海丝文化、非遗民俗等方面,共有滨海体育、展览展示、文化民俗、文创国潮等系列活动13项,充分展示了福建海洋文明向海而兴、潮向未来的独特魅力。

科技助力

多场海洋主题文艺首秀

海洋文化嘉年华主舞台设在朝东楼前,这栋被异域风情包裹的宅第,内部仍是闽南古厝的样式,体现了旅菲华侨蔡朝东“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楼中有一“天井”,实为未建成的电梯,当年正遇抗日战争爆发,蔡家将剩余装修款全部捐给前线,朝东楼由此成为“最美烂尾楼”。舞台导演蔡彩虹说,在朝东楼前举行这样的文艺演出是首次,也是致敬爱国华侨的桑梓情怀。

一块烟灸砖成就一段奋斗故事,一幢番仔楼诉说着华侨人生传奇,一座五里石桥将舞者的思考浓缩在轻舞重踏里……当晚的开场舞蹈表演《向远方》,把改革开放以来一代又一代晋江人坚韧不服输的拼搏精神、热情开朗的豪放性格渗透在每一个道具石头里。

在“风起海丝再扬帆”沉浸式实景表演环节中,高甲戏与木偶《丝海古韵》、歌曲《梧林》、海洋歌曲联唱、舞蹈《忆南洋》、歌曲《爱上了你啊爱上了海》等轮番上场,精彩的表演引得现场掌声连连。

此次舞台表演,泉州晋江文艺团体首次将全息技术、科技灯光应用与闽南文艺表演形式相结合。“舞台充分利用了楼的样式背景,一些小舞台还从楼中阳台‘生出’,既有历史的沧桑,又有立体式视觉体验。”蔡彩虹说。原创剧目《丝海古韵》,首度尝试将高甲戏与木偶两大非遗相结合,收获了较好的创新体验。原创歌曲《梧林》由台湾音乐人创作,这次还特邀菲律宾华裔演员同台演出,体现了同根同源的血脉关系。

当晚,作为海洋文化嘉年华的活动之一,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特别推出的“AI带你云游‘海上福建’”人像入画打卡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游客只需上传一张个人照片,AI就可将其融入选定的海洋文化画作中。游客还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分享到社交媒体平台,与亲朋好友共同欣赏,也可以打印出来留作纪念。

展演创新

深度融入感受海洋文化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始终是八闽之子千百年来的蓝色梦想。梧林,一座有600多年历史的海边侨村,承载着福建人民以海为田、波澜壮阔下南洋的历史。

古色古香的百福轩内,“丝路信使——福建省侨批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文献展吸引了众多目光。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侨批档案是福建海洋文化的重要见证。本次文献展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示侨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

走进藏海厝,环绕展厅三面墙壁的巨型壁画极具冲击力。此次观·藏海——海上丝绸之路壁画展,精选展出闽南神话长卷、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景象等壁画作品,充满海洋元素和晋江元素。

非遗是福建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中,包括福船、南音、高甲戏、布袋木偶、砖雕、拓印、娘惹、深沪褒歌、木雕等在内的20多种非遗和梧林文化项目被“搬”到现场,让市民、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和体验。

本次海洋文化嘉年华,不仅有底蕴深厚的海洋文化主题活动,还有充满烟火气的美食集市,游客不仅能品尝到海味十足的闽南特色小吃,还有各种文创产品和特色伴手礼供其挑选购买。

风水池附近的草地上,一个个白色的帐篷点缀其中,随着夜幕降临,星空露营派对正在这里举行。搭帐篷、玩飞盘、吹泡泡、看电影……十几组亲子家庭齐聚一堂,共同度过了愉快的夏日夜晚时光。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还结合福建海洋文化嘉年华各项配套活动及体验项目,在景区内开展游园打卡活动。游客通过海洋知识问答、打卡、拍照及互动体验的方式,深度了解福建海洋文化。

拓展外延

让海洋文化更加具象生动

海,赋予了福建人独特的气质。与海有关的文化活动,在福建常年开展,热闹不停。

6月5日,晋江海上龙舟公开赛在深沪镇火热开赛。来自国内外的12支队伍在深沪海域乘风破浪,奋楫争先,为人们献上一场酣畅淋漓的体育盛宴。这次公开赛是福建省海洋文化嘉年华活动之一。作为端午节的重要体育赛事,海上龙舟赛自古在深沪渔区盛行,由渔民自发组织比赛,至20世纪70年代停办。此次龙舟赛时隔50年“重现”深沪,既是对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又让广大群众重温端午传统民俗。

6月21日,深沪美食广场还有许多与海洋文化相关的表演:赛事宣传片主题曲原唱歌手林佳伟将说唱和深沪特色民俗旱地龙舟融合,潮流和传统碰撞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火花;“一只舢板驶入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沪褒歌重现渔民的劳动生产场景。此外,赛道上还有水上飞人表演,精彩不断。

梧林传统村落作为闽侨文化的展示窗口、晋江文旅新地标,自保护开发利用以来,便一如既往地守护着闽侨文化的“根”与“魂”,同时积极拥抱现代,不断拓展包含产业、赛事、演艺、市集、展览、研学等多元“文旅+”业态。

跨越山海,潮向未来。在如水的月光里,梧林村旁潺潺的溪水正将福建海洋文化的多元形态带向远方,耀出别样的火彩。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