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深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记者手记

乡村需要体育,体育需要乡村

□本报记者 肖榕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新时代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刻转变,迫切要求教育文化体育事业扩大优质产品供给渠道,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体活动需求,让农民群众在“腰包”鼓起来的同时,享受到丰富的精神食粮和高品质的健康生活。

建设乡村体育场地设施,让运动场所成为乡村“标配”,是让广大农民感受到体育之美、体会到体育之乐的有效途径。

农村建设体育公园或体育场,有很多便利条件,比如场地选择上,现在很多村庄都建设了休闲公园、文化广场,但没有安装体育设施,完全可以在休闲公园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完善。这样,既能满足村民休闲需求,又能实现村民体育锻炼梦想。即使尚没有休闲公园的村庄,在村里找一块空闲地皮,也要比城市容易得多。

除此之外,农村体育公园或公共健身场所,不必追求高大上,适用实用最重要。对大部分村民而言,安装一些健身器材、体育器材,能打球、能踢球、能跑步,基本就能满足需求了。花钱不是很多,效果明显可见,这样的乡村体育场,既适用又实用。

有了丰富的场地设施就为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便利,这还可以开拓乡村消费的新空间,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当前,文化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在乡村打造文体旅综合体、放大产业融合的溢出效应,将成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的支撑点。

盘活乡村文化体育资源,强化景区带动、节庆拉动、文旅互动,让当地群众“动”起来、文体资源“活”起来、旅游消费“热”起来,就能走出一条产业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既富“口袋”也富“脑袋”的发展之路。

去年,国家体育总局等十二部委印发了《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协力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为乡村体育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乡村需要体育,体育需要乡村。当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体育运动,越来越多的特色乡村赛事呈现在人们面前,乡村振兴将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