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4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漳州长泰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为老人提供健康监测、助洁、助餐等服务——

出实招解决老年人的“急难愁盼”

本报通讯员 郑晓梅 连小青

“开饭啦!”中午时分,位于漳州市长泰区武安镇银泰西路的社会福利中心热闹起来了。护理员为老人送来了香喷喷的午餐,一盘炒青菜、一碟洋葱炒蛋、一份红烧狮子头、一碗河蚬汤,三菜一汤,荤素搭配,菜量适中。

去年12月,长泰区社会福利中心正式投用,采用“公建+民营”的形式,由漳州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承包运营,为当地养老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专业力量。

运营以来已有26名老人入住的福利中心,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房间宽敞明亮,配备了舒适的床铺、便捷的呼叫系统以及温馨的休闲区域。在这里,老人不仅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能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居、老有所乐。

长泰区现有常住人口21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4.4万,占总人口的21%,特殊困难老年人600余名。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长泰积极为“银发一族”排忧解难,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不断完善健全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目前已建成1个区社会福利中心、6个乡镇敬老院、20个社区服务站以及53个农村幸福院。

“王阿婆,您这血压控制得真不错,继续保持啊。”又是一个周四的下午,陈巷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杨雪莲来到长泰区陈巷信德养老院,例行开展医疗巡诊,并仔细地询问老人身体健康情况。

在陈巷信德养老院,大部分入住的是政府兜底供养的特困老人。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老人的医疗需求,去年10月,养老院与陈巷镇中心卫生院签订了医养结合协议。

“我们这里收住的老人多数带有基础病或高龄失能,老有所医就比老有所养显得更为急迫。”养老院负责人叶小宁坦言,“医养结合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温馨、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身心上都得到充分的关爱和尊重。”

据悉,截至目前,陈巷镇中心卫生院为信德养老院提供定期巡检服务累计216人次。

“戴奶奶,我们过来看看您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最近天气炎热,长泰区民政局的助老员叶良玉和丘桂英来到岩溪镇上蔡村戴白菜老人家中看望。

戴白菜今年93岁,是一位高龄独居老人,因为用不惯手机等电子设备,很多时候子女联系不上她。老人的安全一直是很多人的牵挂。

“这些助老员总过来陪我聊聊天,帮我理头发、干家务,都很乖。”这一暖心服务让戴白菜赞不绝口。

戴白菜老人的情况在长泰区不是个例。近年来,长泰积极推动养老服务改革,引入漳州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承包上门居家养老服务,在每个乡镇设置了4~6名助老员,每月至少一次为60周岁及以上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计生困难家庭成员、重点优抚对象中的残疾人以及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上,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可以获得健康监测、助洁、助行、助餐等7个类型的服务。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