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蕉城“白眉青狮”,期待重振雄风

□本报记者 尤方明 通讯员 李加进 黄双宁 文/图

近日,在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碗窑村石山宫,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眉青狮”再现江湖。只见狮头青面獠牙,铜铃般的双目之上,一对白眉格外引人注目。锣鼓声骤起,青狮时而衔枚疾走,时而纵身跳跃。正前方,一位武者手执兵器与青狮对峙,点、抡、扫、刺,技法娴熟。一方步步紧逼,一方左右闪躲,一来一回之间,刀光剑影在夏日炎光中闪烁,引得旁观者不断拍手叫好。

在碗窑村,“白眉青狮”已传习上百年。表演者自创的“五兵器、一空拳”,即齐眉棍、大沙刀、铁尺、三股亮银叉、镰钩枪、空手打狮等套路各显特色,集舞狮招数之精华,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近年来,受资金匮乏、传承队伍后继乏力等因素影响,“白眉青狮”技艺面临失传风险。各界人士均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这项文化瑰宝重新焕发风采。

尽显南狮芳华

明末清初,碗窑村先民从闽南一带迁徙而来,后以制碗烧窑、经商海运为生,该村故得名“碗窑”。至今,村里仍保留着诸多闽南习俗,“白眉青狮”就为其一。

从制作上看,“白眉青狮”工艺当属上乘。据传承人叶志敏介绍,青狮狮头以木条作支架,用牛皮纸一层层由内向外涂贴而成,达到一定厚度后再涂上颜色,画出额头、牙齿,再雕刻出鼻孔。制成的青狮身长约2米,高1.5米,其体形硕大,前额突出,鼻孔高大,眼似铜铃,长须卷发,狰狞威猛,独具地方民俗文化特色。自古以来,白眉者被誉为寿星和尊长,“青狮白目眉”遂为“狮王”美誉。

而从表演形式、风格来看,“白眉青狮”亦有诸多可考究之处。传承人叶孙英告诉记者,舞狮有南北之分,“白眉青狮”属于传统南狮中的一种,以龙桩拳为根基,舞动者注重马步,对武功的要求极高,表演中经常用大锣大鼓大钹,相对北狮而言更为恢宏大气。每次表演需三人密切配合,一人舞头,一人舞尾,另外一个则由几位武功较强的选手轮番上阵,以“五兵器、一空拳”之套路与青狮展开搏击。

一方面,由于狮头最重的有10多公斤,且要求表演过程中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一气呵成,因此对舞狮者的基本功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舞青狮是武者持械与“狮子”对阵的一种表演,因此双方需要配合默契,否则具有危险性,只有将武术动作和技巧融入舞狮中,才能赋予它新颖的艺术生命。

如何守住火种

“青狮白眉毛,要刣任你来。”这是曾经碗窑村白眉青狮队骁勇善战,迎战其他狮队的响亮口号。

“过去每逢节日、集会、庆典,舞狮是必不可少的助兴节目。近些年,老师傅年岁渐长,能挑重任的年轻人不多,气氛也就慢慢淡了。”碗窑村党支部书记蔡承鸾介绍说,现在狮队中四五十岁的队员偏多。

追忆往昔,13岁开始随祖父学艺的叶孙英不无感慨。当年,他与队员们多次受邀前往周边县市演出,收获满堂彩,感到由衷自豪;而今63岁的他已是队伍中年纪最大的艺人,“真不敢再上桌上凳、满地打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传承人王星平表示,一场完整的演出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对技艺和体能都是极大的考验。对于艺人而言,既要具备强健的体魄,还需练就一定的武术功底,动作应保持敏捷灵活,首尾舞者更要配合默契,所以选拔优秀传承人并非易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舞狮这一辛苦行当也就冷落了。

如何让“白眉青狮”重振雄风?“目前,资金短缺是队伍发展壮大的最大瓶颈。”叶志敏表示,制造一只青狮,材料、工钱等就需要近万元,如果仅限于自娱自乐范围,单靠民间力量恐怕难以为继。若硬件条件无法满足,那训练质量就将大打折扣。长此以往,青狮的精粹将无法彰显,必然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蔡承鸾说,缺资金是非遗传承的共性问题。在政策扶持下,一方面村中将积极筹建非遗传习基地,将其打造成文艺演出与技艺传帮带的主阵地,唤起公众对青狮的关注与热爱;另一方面,应利用宁德丰富的旅游资源,让青狮走出碗窑,多到各地登台表演,从而实现民间技艺传承与表演者增收“两不误”。

传承人杨春辉建言,应增加演出频次,让“白眉青狮”走进校园,让年轻一代充分领略这项传统技艺的魅力。

“非物质文化是直接依靠人、作用于人的活态传承文化。只有实现舞狮训练与表演常态化,把传统文化的根深深扎在民间的土壤里,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文化自觉,使‘白眉青狮’突出重围。”蕉城区文化馆馆长钟荣富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