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7版:海峡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一封家书,牵起两岸寻根路

□本报记者 吴洪 文/图

在南安市翔云镇梅庄村的“象山梁氏宗祠”,梁铭松(右一)在对接祖谱。

一段分离了200多年的闽台亲缘如何延续?两岸博物馆馆长来接力!

7月19日至21日,两位来自台湾的七旬老人专程来到泉州,通过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大力协助,到南安市翔云镇梅庄村寻根谒祖。他们一位是台湾博物馆原馆长施明发,一位是台湾彰化县福兴乡乡贤梁铭松。200多年前,梁铭松老先生的第34世先祖正是从梅庄村渡海迁台,延续至梁铭松已是第40世,此次梁氏后人得以回乡祭祖,源于施明发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结下的“寻根缘”。

特殊的寻根

“在这里,找到了,找到了!”7月20日,在翔云镇梅庄村的“象山梁氏宗祠”里,平日里寡言少语的梁铭松手捧着泛黄的支系族谱,对照从台湾带来的族谱激动地说,“这是34世哲贞公,这是35世德蔚公,36世有六个兄弟……名字都对上了!这里就是我的祖地!”

目睹此景,随行的施明发同样激动不已。“这是我在闽台缘博物馆帮助下,协助寻根成功的第5位台湾梁氏宗亲。”今年78岁的施明发曾任台湾博物馆馆长,长期从事谱牒研究,并因此结识了闽台缘博物馆的大陆同行,萌发了“携手大陆同行,为台胞寻根”的想法。

“当年,我们的祖先千辛万苦渡过黑水沟,来到台湾开荒拓地,这段历史应当被记住!这种筚路蓝缕的拼搏精神应当一代代传承下去!”施明发希望通过两岸谱牒的交流与对接,让更多的台湾青年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吃果子,拜树头。施明发所在的彰化县福兴乡与邻近的秀水乡有七成民众都姓梁,渡海迁台已有百年。按族谱所著,他们的祖籍地都在泉州南安市翔云镇(早年称“象山”)。

“大家虽出同宗,却分支繁杂。在翔云镇的第一世是谁?往后又如何一步步繁衍至今?”受各梁氏宗亲的委托,2022年以来,施明发先后携手闽台缘博物馆两任馆长陈伟平、郑国防,为台胞寻根谒祖服务。

尘封的家书

其实,两岸博物馆馆长携手寻亲之路,缘于一纸尘封的家书。

“今看到台湾寄来梁氏族谱,谱中有玉养公派下的像影及住址……望亲人早日回故乡探亲,团拜祖宗。”这是一封上世纪90年代从南安市翔云镇寄往台湾彰化县的信件,尘封30年后,于2022年辗转来到了施明发的手中,如今它收藏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海峡两岸家书特展”中。

时间拨回到2021年,台湾彰化县福兴乡元中村田头仔梁氏族人打算续修族谱,他们从来台开基祖哲容公和哲燕公两兄弟的第34世,传递迄今已达42世,约计240年。然而,当田头仔梁氏乡亲联谊会会长梁栢楦翻开传承下来的族谱时却发现了一个难题:第29世至第32世祖先是谁?

于是,2022年初,梁栢楦拿着珍藏了30年的寻亲信,找到小学同学施明发,希望他能帮助寻找在大陆的亲人。施明发第一时间想到了时任闽台缘博物馆馆长陈伟平,并给他写了一封求助信。

“烦请馆长先生能将所附资料交由研究人员,设法查阅有无对接之可能。”2022年2月,陈伟平收到信件后,立即组织文献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分头查阅族谱资料,并前往南安市翔云镇核实信息。

“经过比对字迹,写信人是南安市翔云镇椒岭村的梁昆清。”很快,闽台缘博物馆查明了缘由,陈伟平告诉施明发,“虽然两岸族谱里‘玉养’的写法有所不同,台湾写作‘玉养’,而大陆写为‘玉勇’,但两者的闽南语发音相通,可以确认‘玉养’与‘玉勇’是同一个人。”自此,相隔了240年后,两岸同宗梁氏族人终于团聚。

同年4月,梁栢楦发起新修的《田头仔梁氏族谱》出版,并第一时间邮寄给闽台缘博物馆。新谱开篇就收录了关于“两岸博物馆馆长合力对接族谱”的故事。梁栢楦说,要让子子孙孙都记住这件事,珍惜这份重新续上的亲缘。

此后,彰化县福兴乡、秀水乡的梁氏宗亲们纷纷找上门,拜托施明发联系闽台缘博物馆协助寻根。

“由于年代久远,有的族谱又不完整,所以真正对接成功的并不多,这也说明搜集、整理、编纂两岸族谱资料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施明发感叹道。

随着一个个两岸梁氏族谱的对接,一场新的接力又拉开了序幕。

厚厚的族谱

“孝以修身曾祖显,思从追远子孙昌。”翻开1984年台湾出版的《梁氏族谱》,开篇的两句话跃然纸上,体现了台湾梁氏先祖对后代尊祖敬宗、承德继美、慎终追远的期盼。

这本《梁氏族谱》收录了台湾90个梁氏分支的谱系,其中秀水乡、福兴乡占了三分之一,具有珍贵的收藏和研究价值。7月19日,施明发带着梁铭松到闽台缘博物馆拜会新任馆长郑国防,请求协助梁铭松回祖地寻根,并向闽台缘博物馆捐赠了这本《梁氏族谱》。

“大约在1758年,我的先祖第34世梁哲贞迁台,后来返乡结婚生子,再携子德蔚返台。”75岁的梁铭松难掩激动地告诉大家,根据《梁氏族谱》,他得知自己是迁台后的第7世,也是整支谱系的第40世,所以特意回来认祖归宗、祭拜先祖。

不过,在比对支系族谱时,梁铭松遇到了梁栢楦寻根时同样的情况。“两岸用了闽南语的同音字‘蔚’和‘鬱’,需要仔细识别和判断。不过,闽台缘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在这方面很有经验,很快解决了问题。”施明发说,通过甄别,最终确定二者是同一人,75岁的梁铭松也终于实现了族谱对接的夙愿。

“每一个返乡的游子都如种子一样在发芽,相信今后会有更多梁氏子孙回来寻根谒祖。”施明发建议,以梁氏族谱的对接为契机,两岸博物馆、档案馆等携手合作,完善丰富两岸族谱资料并实现信息共享,让两岸民众能更便利地追本溯源。

对此,郑国防表示,闽台缘博物馆现馆藏有两岸族谱近万册,涉及两岸的167个姓氏。今后,闽台缘博物馆将以族谱为纽带,积极开展族谱对接、寻根谒祖工作,并加快馆藏族谱数字化建设,以族谱为桥、血脉为缘,助力两岸宗亲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