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漳州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记者手记

产业社区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 黄小英 杜正蓝

产业社区,应具有“产业”和“社区”的双重属性,不仅要求产业要高度集聚,更要像社区一样,具有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和宜居的人居环境,让企业想进来,让人才留得住。

眼下,漳州正举全市之力推动产业社区建设。从市里到各县(市、区)都成立了工作专班,凝心聚力推动产业社区建设。

从政策层面来看,漳州出台《漳州市产业社区(标准化工业园区)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了产业社区的发展目标和建设路径。全市产业社区(标准化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产业规划等也即将出炉,为产业社区建设提供政策性指引。

产业社区之所以能够稳步推进,还在于漳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进产业社区建设,各县(区)的产业社区结合自身情况重点发展1至3个主导产业。从全市来看,各县(区)的产业发展现状不同,水平不一,如山区县的产业社区缺乏医疗、教育、生活等配套设施,就侧重补足短板;城区周边的产业社区配套完善,则侧重在产业升级、完善产业链条等方面发力。

在实际建设中,产业社区的优势已然凸显。以龙海健康食品产业社区的璟沃产业园为例,凭借31亩地就撬动了8亿元产值,还孵化出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业社区像虹吸效应一样,吸引着越来越多上下游企业签约进驻、发展壮大。

当然,产业社区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如何加强园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激发创新活力,等等。

总的来说,漳州的产业社区建设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举措。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配套等措施,漳州已成功打造了一批集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这种“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模式,将为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