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脱下绿军装成了“新农人”

霞浦县退伍军人钟品文返乡创业,带领乡亲闯富路

​□本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陈伟滨

“好热啊!感觉是来军训的。”8月1日,建军节,烈日当空,记者来到霞浦县水门畲族乡的绿优农家庭农场。同行者打趣道:“这个农场就是退伍军人创办的,说是来军训也不为过。”

2021年,退伍军人钟品文回到家乡水门畲族乡青岙村,成为一名“新农人”。

“农业大有可为。”钟品文和战友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于是一起创办了绿优农家庭农场。他的目标很明确:“我想用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和村民的生活都变得更好。”

7月25日,台风“格美”登陆福建,对霞浦也造成不小的影响,钟品文种植百香果的平棚架也被吹倒了好几个。但在记者到来时,一切已恢复如常。圆润饱满的百香果垂挂藤蔓间,宛如小巧灯笼。

“我在部队培养的坚韧和执行力,在这里派上了大用场。”钟品文说,军人的品质让他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定。

为提升农产品品质,钟品文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他的农场主打绿色农业,除了传统农作物,还培育和轮种了有机蔬菜、水果玉米、贝贝南瓜、黄金百香果等特色农产品。“我们就是要努力将绿色、优质的农产品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钟品文说。

钟品文积极探索“种植+采摘+旅游+研学”模式,开设观光采摘和农事体验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

每次有游客到访,儿子小钟都会跟随他一起,向大家介绍农场。钟品文笑着说:“小钟交了很多新朋友,开朗了很多。”小钟也高兴地告诉记者:“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过来游玩,我也有成就感。”

“让人回得来,留得下。”青岙村党支部书记王伏将说,村里通过“支部引领+合作社+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引进包括绿优农家庭农场、“赤岭禅居”民宿在内的乡村特色产业,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长,还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绿色军营到乡间“绿优农”,钟品文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服务社会的初心。他通过向村民统一供种、统一管理,并定向回收统一销售,将青岙村近500户小农户纳入到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实现增收致富。

去年,绿优农家庭农场实现产值65万元,获评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带动周边上百名群众就业。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