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社一心带三园”

永福花卉,老产业散发新芬芳

本报记者 戴敏 通讯员 陈惠

14日,在漳平市永福镇的鸿浩园花卉基地,工人们正忙着打包好一盆盆造型杜鹃花。“这些花将发往全国各地。”基地负责人黄艳介绍,刚刚过去的七夕节期间,基地每天要发出100多单订单。

“永福镇西山村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种植经验。我们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实行‘一社一心带三园’(即合作社、花卉中心和杜鹃花谷、鸿浩园、三藤生态园)发展战略,走出花卉产业特色发展之路。”近日,西山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陈东海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永福素有“高山花园”的美誉,花卉栽培历史可追溯至700多年前。目前,花卉种植面积已拓展至5.6万亩,种植户约5000户。其中,杜鹃花种植面积达3.8万亩,仅造型杜鹃花就有2.3万亩,产量占全国市场的80%左右。不仅如此,花卉品种也日益丰富,现已涵盖杜鹃花、茶花、君子兰、红掌、凤梨、兰花等30多个品种。

早期,永福花卉种植以小规模庭院式为主,种植面积仅1万亩左右,品种单一,多为传统杜鹃花,色彩和形态较为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且种植技术相对落后,产量低,质量也参差不齐。1991年,永福花农陈木荣、张寿丰等引进西洋杜鹃,并在“木荣杜鹃花园艺场”试种成功。作为“苗一代”,他们积极推广技术、开拓市场,在品种选育、栽培设施、花期调控、造型创新等方面不懈探索。

近年来,永福镇积极推动花卉产业提质增效,其中鸿浩园的成功案例尤为令人瞩目。黄艳凭借专业知识,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种养方向,将一盆盆杜鹃花打造成造型独特、备受青睐的盆景,极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同时,借助互联网搭建电商直播平台,市场从省内拓展到全国乃至海外。如今,鸿浩园杜鹃花种植面积达20亩,杜鹃品种近千种,每年销量可达2万~3万单。

为进一步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陈东海牵头创建“链上花”党建品牌,创新组织架构,成立漳平市首个村级党总支。该党总支下设直属、十里花街花木合作社、农家乐、电商等4个支部,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充分借助党建优势助力花卉产业发展。

“通过‘一社一心带三园’模式,合作社发挥整合资源、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花卉种植户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陈东海介绍,“接下来,我们将对十里花街进行优化改造,打造‘前店后圃’的模式,前店精心规划布局与陈列,展示特色花卉;后圃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确保花卉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培育更多独特、珍稀的花卉品种,满足高端和定制化市场的需求。”

陈东海表示,西山村将进一步推动花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这不仅意味着花卉种植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更需要将花卉产业与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等深度结合,精心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当地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