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漳平市溪南镇探索“见缝插针”式的菌稻轮作模式,让村民——

拎稳“米袋子”鼓起“钱袋子”

本报记者 罗小春 通讯员 陈良锦 罗玉文

8月21日,漳平市溪南镇下林村,微风过后,连片的稻田里荡漾起层层稻浪,阵阵稻香扑鼻而至。

“再过一个月左右,这些水稻就可以收割了,割完稻子,这些大棚就要被盖起来,香菇菌棒下田,开始生产香菇……”蹲在田埂上察看水稻长势的下林村党支部书记林秋天,看着饱满的稻穗迎风摇曳,脸上露出微笑。

溪南镇,是远近闻名的食用菌种植大镇,当地的香菇是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更是村民致富增收的法宝。然而,传统香菇种植需要占用耕地,难免与粮食生产争地。食用菌种植如何“不与粮争地”?粮食安全、农民致富何以兼得?

创新,源于探索实践。

自2019年开始的数年里,下林村“两委”组织党员干部、种植大户先后前往贵州兴义、上杭白砂、宁德古田等地取经,学习先进种植技术,创新菌种培育手段。2020年,下林村开始建设标准化大棚,尝试在大棚内进行“育种—养菌—种植”。从传统木棚到标准化大棚,食用菌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第一年就喜获丰收,可这种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

“前两年都很好,第三年就不行了,产量减少20%左右,第四年更惨,产量直接腰斩,本钱都没有回来,还亏了3万多元。”回忆往昔,下林村村民林欲春心有余悸,他的手机至今还保存当年的照片:成片的菌棒或发霉,或无法发菇。

心急如焚的林欲春,赶忙向村“两委”反映情况。获悉此事后,镇村两级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现场调研、深入讨论。经调查发现,在培育菌棒的过程中,会沉淀各种杂菌,日积月累就造成土壤里的杂菌过多,导致香菇产量、品质急剧下降。

农用海绵、沙子、黏土……为了尝试更合适的香菇种植菌床材料,林秋天和村党支部原书记林秋友带着大家反复试验了六七种材料;温度计、湿度计、二氧化碳测量仪……为了实时掌握大棚内的各种数据,林秋天还自费购买了一大堆的测量仪器。“我们甚至还尝试给菌棒做了架子床,后面发现不行,成本太高。”

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大家终于探索到了破局的答案:菌稻轮作,以菌养稻、以稻保菌。

“这是一种‘见缝插针’式的菌稻轮作模式。”林秋天说,每年5月种植水稻,6月—9月趁着水稻生长期集中制作菌棒、接菌养菌,9月水稻成熟收割,在钢骨架大棚上铺设棚膜,菌棒入棚下田,利用冬闲田生产香菇,直到来年的4月香菇种植结束,撤掉棚膜,开始准备秧苗种植水稻,完成使命后的菌棒经粉碎后作为有机肥料还田,为后茬水稻提供基肥,如此循环往复。

菌棒的残渣,是天然的有机肥,促进水稻优质高产,实现节本省工、减少病虫害;水稻种植消化吸收土壤里的杂菌,进而推动香菇种植产量高、品质好;再利用香菇种植带来的高收益补贴水稻……如此一来,一个农业内部的良性循环正式建立起来。

“水稻种植不仅少了化肥的成本,而且平均每亩增产100至200斤,大米煮熟后柔软香甜。同时,一亩地能容纳1万多个菌棒,产值七八万元,香菇品质又好,根本不愁卖。”林秋天说。

尝到甜头后,溪南镇随即以下林村为试点,在全镇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菌稻轮作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已建成菌稻轮作示范基地200亩。农户通过向合作社租用轮作大棚,进行水稻、食用菌种植。从制作菌棒,到接种养菌,再到下地种植,实现了统一规划管理。

“溪南约有70%的群众从事食用菌产业,而且我们摸底发现,2023年的从业人员同比增加了15%,其中大部分是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在溪南镇党委书记黄曹平看来,这说明菌稻轮作模式效益好、前景好,已在实践中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

如今,菌稻轮作模式已在溪南全镇、漳平香菇主产区全面推广。据介绍,2023年,下林村实现村集体收入约16万元,是2019年的8倍;溪南镇食用菌种植面积达6000亩,共有15家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实现年产值3.64亿元;漳平实现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21.15亿元。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