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体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重返定海,重返“摇篮”

□本报记者 陈黎慰 实习生 林尊澍 孙予琦

朱滨和羊泽林(右)在定海古城码头寻找可租用的小船。 实习生 林尊澍 摄

朱滨(戴蓝帽者)在开船前检查物探仪器。 (受访者供图)

定海水下文物 (受访者供图)

1990年第一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学员在连江定海“白礁Ⅰ号”沉船遗址进行水下考古实习(水下测绘)。(受访者供图)

乘动车由福州站出发,不消半小时即到达连江站。往海边走30多公里,便到达了定海——这里是中国水下考古的摇篮。

8月14日傍晚,连江定海古城码头,海面上密密麻麻泊满了渔船,颇有“千帆竞渡”之势。对游客来说,这开渔前的壮观景象是朋友圈出片的好背景。而羊泽林此时要做的,是租一艘小船供水下考古队前往“白礁Ⅰ号”等沉船遗址开展调查。

羊泽林是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福建水下考古负责人。他向记者解释说:“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一艘中型工作船,但‘白礁Ⅰ号’沉船遗址附近水域较浅,而且有暗礁,只有小船才开得进去。”

在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的大背景下,此次对“白礁Ⅰ号”等沉船遗址的复查,可以说是水下考古队时隔20余年的“故地重游”。

“连江定海对每一名中国水下考古队员来说都不会陌生,因为相关的文献资料非常多,而且阅读这些文献资料是每一名水下考古队员的必修课。对于未曾亲临这一‘历史现场’的水下考古人来说,这一次的复查,犹如一场朝圣之旅。”羊泽林说。

之所以被称作“中国水下考古的摇篮”,不仅因为连江定海是中国较早开展水下考古的地方,还因为它是中国水下考古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的起点。

1989年9月,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东南亚陶瓷研究中心联合举办首届“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考虑到连江定海湾海域水下沉船文物的确定性及相对安全的近岸环境,培训班组织方决定将定海湾作为培训班学员水下考古的实习地点。1990年2月至5月,水下考古现场实习在此顺利进行,中澳合作组成定海水下考古调查、发掘队,全体11名学员参加了实习。

1999年,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第二期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也在连江定海实地举办,培训班学员共16人。学员在学习水下考古理论的同时,开展了以“白礁Ⅰ号”沉船遗址为中心的水下考古实践,包括水下布方、表面勘测、小规模的探方试掘等。

循着对往事的回忆,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原水下考古队员、此次复查物探组的技术指导朱滨在定海找到了当年他参加全国第二期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时的住所,那块写着“筱埕聚圆楼招待所”的招牌仍挂在墙角。这块牌子,不仅对朱滨是“一块具有纪念意义的牌子”,对全国第三期水下考古队员羊泽林亦是如此。他们说:“这是属于我们水下考古人共同的记忆。”

据羊泽林介绍,从连江定海出发,截至目前,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已举办了九期,其中,第一、二、三、五、七、九期的实习地点均设在福建。

8月16日,在前往“白礁Ⅰ号”等沉船遗址的途中,考古队偶遇大雨。

“海上风大雨急,我们只能穿着雨衣或撑着伞坐在毫无遮挡的小船上缓缓前行。幸运的是,抵达‘白礁Ⅰ号’沉船遗址附近时,雨势渐小,我们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开展下水摸探工作。经复查,我们发现遗址变化不大,特别是没有遭到破坏,基本保存了当年的状况。”羊泽林对记者说。

根据福建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部署,截至8月25日,在水下文物普查方面,我省已完成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莆田等海域30余处水下文化遗存复查工作。

羊泽林认为,连江定海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不仅对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具有独特且重要的意义,还具有“再出发”的巨大潜力。

在与当地渔民的闲谈中,他了解到,不少游客来到此地,不仅打卡连江定海古城,还自发地租小船去“白礁Ⅰ号”沉船遗址附近“转悠”。

“连江定海不仅有海防遗址,还有种类繁多的水下遗址,若能依托其历史文化优势设计出一条文旅路径,一方面可起到保护文化遗产的作用,使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另一方面也可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文化生活需求。”羊泽林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