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本报记者) 9月9日,在第四十个教师节到来之际,福建日报在一版、二版重要位置刊发了由本报采访组采写的长篇通讯《“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文章真实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尊师重教的生动故事、关于教育工作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探索成果,在亲历者和我省教育系统干部、教师中引发热烈反响。全省上下始终牢记殷切嘱托,弘扬福建崇文重教优良传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多措并举加快建设教育强省。
“长篇通讯对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作了全面系统、生动深刻的介绍,让我的思绪回到了3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担任闽大校长的日日夜夜。尤其在那万家灯火、喜迎新春的晚上,他不忘在一线教书育人的教师,走进当时十分简陋的闽大教职工宿舍,和大家一起吃年夜饭。浓浓的尊师重教味,令许多亲历的老教师回忆起这顿年夜饭都激动万分。”时任闽大党委副书记兼常务副校长孙芳仲激动地说,习近平同志担任闽大校长期间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是他关于教育工作探索与实践重要部分,必将指引学校勇攀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建设新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位真正关心教育的领导人。1999年11月,我不幸罹患癌症,习近平特地委托工作人员来医院看我,他在百忙之中对一名普通老师如此重视,让我感到来中国当老师的幸福;2019年的时候,我把我写的《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寄给总书记,讲述我在中国的故事,还收到了他的专门回信。我知道,他回信既是对我继续讲述中国故事的鼓励,也是对我从事教师职业的肯定。未来,我会继续上好每一堂课、关心每一位学生、当一名好老师,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潘维廉深有感触地说。
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晓红对报道中习近平到福建师大作形势政策报告的情景记忆深刻。当年,她就在报告会现场聆听了整场报告,至今仍难以忘怀“要走正确的成才之路”的谆谆教诲,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关心关怀和殷切期望。(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她说:“福建师范大学始终牢记殷切嘱托,在青年大学生的培养上,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百年老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擦亮‘南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金字招牌,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为培养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挺膺担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说,过去20余年来,在习近平同志的持续关心和亲自推动下,中国菌草技术传播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草”已成为当地民众的“致富草”“幸福草”。刚刚落幕的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必将推动中国菌草技术加速在非洲国家推广落地,通过菌草交流合作的桥梁作用,让更多非洲民众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
“福建日报的这篇报道非常适时、意义深刻。看到文章中关于习近平同志当年关心福州市中小学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德育方面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机制等做法,我印象非常深刻,心情十分激动。这些做法,不仅在当年正当其时,并且至今仍有重要时代价值。”福州市教委原副主任刘通说,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应当根据时代和社会变化,找准适合学生新特点的德育教育新方法新途径,让德育贯穿、渗透教育教学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集美大学党委书记沈灿煌表示,习近平同志曾经担任过集美大学校董会主席,对集美大学怀有深厚的感情,为学校的发展付出了许多心血,对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方向、发展思路进行了全面的擘画,并在集美大学90周年、100周年校庆时都发来了贺信,这些都是学校最为宝贵的财富、最为独特的资源。集美大学始终以改革拓展发展空间和增长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工、海”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强教学科研平台,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努力推进一流大学建设,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发挥教育战略性、基础性支撑作用。
“看到福建日报的长篇通讯,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来到福州一中的情景历历在目,倍觉可亲可敬。”福州一中原校长邱德奎感慨万千。长篇通讯在福州一中引起热烈反响,学校教职工深深感受到习近平同志对福州一中的关怀和温暖。大家一致表示,今年是福州一中新校区建成20周年,20年间,福州一中始终牢记嘱托、铭记初心、担负使命,坚持“引领中国基础教育的示范性、实验性中学”的办学定位,锚定“建成中国式现代化世界一流中学”的办学目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多方面的长足的进步。未来,定将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继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