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据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李绚介绍,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牢记“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的殷切嘱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守正创新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工作,着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发挥优势办好关键课程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省把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方案》,为我省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描绘了蓝图。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到高校讲思政课,有力推动形成全省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用好《习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访实录、《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等特色资料,着力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发挥好福建独特的资源优势,当前,我省正着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走过的山山水水、到过的千家万户,转化为思政育人的鲜活教材,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前不久,《福建日报》刊发《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教育工作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探索成果提供了生动案例。
李绚表示,我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牢牢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度融合。
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2022年6月,省委教育工委成立了福建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
“发挥区域内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引领辐射作用,通过‘大手拉小手’,建立与区域内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机构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开展区域内邻学段、同学段、跨学段的联合调研、交叉听课、集体备课、共同研课,加强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堵点’‘难点’‘痛点’的协同攻关等。近年来,专家指导组结合实际做了积极探索,指导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傅慧芳介绍说,专家组着力探索实现不同学段思政课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形成一个整体优化、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课程体系。
福州正在创建“省级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实验区”。福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游昕介绍,福州突出区位特色,启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验区”等六个方向的市级实验区创建,如闽侯县发挥大学城高校富集的资源优势,打造大中小学一体化大思政课协作圈;晋安区创新推进家庭教育“个十百千万”工程,成功入选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此外,还突出团组特色,全市成立了于山片区大中小幼思政德育发展共同体等14个共同体,示范辐射近700所学校。
在广阔天地间学思践悟
2023年4月,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印发《“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试点建设工作方案》,由厦门大学牵头成立福建省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试点建设协同中心。
在中心建设过程中,如何协同联动、整合资源,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向广阔天地学思践悟新思想?
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和荣介绍说,厦门大学成立工作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解决困难问题,明确工作计划安排。厦门大学和各区市相关部门轮流担任会议轮值单位,共同探索完善共建共享、开放合作的研学实践圈建设工作长效机制。
此外,厦门大学还研究制定《“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建设厦门大学实施方案》,积极整合资源优势,从开展主题冬夏令营、共建开展研学、组织志愿者“送学上门”、深化校地研学互访活动等方面推进研学实践圈建设的落地实施。立足高水平学科和高层次人才优势,建设10余个“大思政课”实践研学点,设置“向海图强”等八大研学模块。2023年至今,研学点累计接待大中小学生近3万人次。
作为应用型大学,闽江学院如何聚焦“适应社会需要”,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我们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加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将理论实践‘富矿’转化为育人资源。我们面向全校开设《习近平与闽大》特色思政课,建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闽大校史与应用型办学成果展’,让师生在沉浸式教学中不断体悟新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闽江学院党委书记叶世满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