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周刊·文史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解读“嘉庚精神”

□韩存新 刘欣

“嘉庚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忠公、诚毅、勤俭、创新。忠公,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奉献。诚毅,是诚实守信、坚韧不拔的品质。勤俭,是勤劳节俭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创新,是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胆量和担当。“嘉庚精神”的形成离不开陈嘉庚先生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及家庭的影响,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传统、同安文化与精神以及陈嘉庚家族家风三者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

陈嘉庚自幼就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9岁入本社的“南轩私塾”接受教育,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14岁转入本社家塾上学,改学南宋理学家朱熹编注的《四书章句集注》。到16岁时,陈嘉庚对儒家经典著作已经有了一知半解,不仅为其打下了颇为扎实的国学功底,更是让其将儒家“入世”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儒家“入世”思想认为每个人都要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对于社会都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提出“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一系列道德原则,而这些道德原则也最终成为陈嘉庚先生终生践行的人生信条。

陈嘉庚生活的年代,正逢中国甲午战败的伤痛未消,日本侵华战争又逐步升级,旧恨新仇的叠加极大激发了中华儿女“教育救国”“教育报国”的使命感。1894年,20岁的陈嘉庚有感于列强横行、国弱民贫以及家乡教育落后的现状,捐资2000银圆在集美创建了“惕斋”学塾。塾名是取“惕厉其躬谦冲其度,斋庄有敬宽裕有容”之意。此为陈嘉庚“教育报国”之始。

之后在长达67年的“倾资兴学”过程中,陈嘉庚先生直接和间接资助的学校多达118所,捐出的经费约合1亿美元,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陈嘉庚更是作为华侨领袖,组织并领导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有力地支援了祖国抗日。新中国成立以后,陈嘉庚回到故乡集美定居,全身心地投入建设之中,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新中国的经济文化建设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陈嘉庚先生的一生是忠公的一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厚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思想传统之中。

历史上,陈嘉庚是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人。在17岁之前,陈嘉庚都居住生活在集美,并在当地接受教育。特有的同安文化和精神对陈嘉庚思想的形成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安文化的核心是“以贤为本,以才为重”,尤其是自宋代“朱熹过化”以来,因出“士君子服习诗书,敦尚礼仪,贤才奋兴,彬彬日盛”的社会风尚而被誉为“海滨邹鲁”。同安文化的精华是同安精神。同安精神的精髓是“诚信”“刚毅”“求是”“创新”,有宋代宰相苏颂“以国为重,以民为本”的崇高思想,有清代民族英雄陈化成为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同安精神还有敢闯敢拼、勇于创新的一面。1906年,在橡胶业刚开始在马来西亚发展的时候,陈嘉庚就敏锐捕捉到这一新兴行业的潜力并大胆投入,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橡胶王国,取得了个人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同时,陈嘉庚在故乡集美创办制蚝厂,研制和生产生蚝罐头,兴建海潮试验发电站,尝试利用潮汐能发电,皆以失败告终,但陈嘉庚却从未气馁。可以说,同安精神是陈嘉庚这种坚韧不拔、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的源泉。

陈嘉庚的家族家风,是他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陈母孙秀妹,是一位对陈嘉庚成长和人生道路影响深远的女性。在丈夫常年在外经商的情况下,孙秀妹独自承担起了抚养和教育陈嘉庚的重任。她操持家务,节衣缩食,送陈嘉庚到私塾读书,并时常以娘家的祖训家风教育子女,使陈嘉庚在幼年时期就受到了良好的品德教育和文化教育。她常常跟陈嘉庚讲故事,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深深吸引着陈嘉庚,也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他的价值观。孙秀妹虽然是位农妇,但深明大义,富有爱心。她为了平息因建房纠纷引起的械斗,阻止同族相互残杀,不惜拿出自己多年攒下来的积蓄安抚双方,赢得了村民的尊敬和赞誉。陈母勇敢慷慨的行为,为陈嘉庚树立了勇于为民排忧解困、敢于担当的榜样。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陈嘉庚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勤俭节约、乐善好施、爱国爱乡的优良品质。

陈父陈杞柏于19世纪70年代南渡新加坡开启他在海外的创业生涯。在1900年,他的资产达到了40余万元,成为当时新加坡华人社会的佼佼者。陈杞柏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更是一位热心公益的社会活动家。他曾多次捐款支持当地的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如捐款建设保赤宫陈氏宗祠、同济医院等。此外,他还被推举为闽帮代表,参与筹办商务局等社会事务。陈杞柏虽然在新加坡创业,但他始终心怀赤子之心,不忘自己的根脉所在。陈杞柏一生所经营的商号有18间(包括与族人合办的在内),其中13间以“安”字为号,其余5间以“美”字为名,米店如复安、顺安、建安,都带一个“安”字;经纪行金胜美、米店恒美,都带一个“美”字,是为了教育子孙不忘自己的故乡“同安”“集美”。虽然陈杞柏在新加坡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是他在生活上依旧保持着简朴的作风。陈嘉庚在成长过程中深受父亲的影响,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一向“守职勤俭,未尝妄费一分钱”。父母勤俭、爱乡的家风在陈嘉庚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延续。

“嘉庚精神”作为陈嘉庚先生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依旧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激励着后人不断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