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推开闽东医院麻醉科大门,走廊两侧的行军床上躺满了从手术室中换班下来的医师。刚刚结束上午的奔忙,他们在片刻休息后又要重新投入工作。
在手术间隙,黄建斌接受了记者采访。不久前,他荣膺2024年福建省“最美医师”称号。
2008年,从福建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毕业的黄建斌选择返乡,来到闽东医院开启职业生涯。十年一剑,技艺日渐精进的他迎来了前往非洲大地施展拳脚的机会。2018年3月,当第15批中国(福建)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发出号召,在家人的鼎力支持下,黄建斌踏上了前往异乡的征程。
想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出征时,黄建斌的二孩方才满月;而在援博期间,突逢母亲病危,在安置好工作后,他回国见上了母亲最后一面;刚料理完母亲后事,父亲又因胆结石发作住院,他在手术室外等来了平安的消息,便匆匆搭上了返程的航班。“这是我人生最为艰难的时刻,满脑子都是对家人的思念。但肩负着祖国赋予的重任,我必须尽快平复心情,投入到艰巨的工作中。”黄建斌语气坚定。
彼时,黄建斌被派驻博茨瓦纳弗朗西斯敦仰加圭转诊医院。尽管这是该国最大的两所综合性转诊医院之一,但麻醉医师仅有4人,工作强度巨大。
最令黄建斌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参与救治一名出生仅3天的孩子的过程。那是一名34周出生的早产男孩,体格检查发现他小腿下部骨头已经暴露,远端的组织水肿并开始出现坏死,需要立即进行膝关节以下截肢术。
一系列难题摆在黄建斌面前:患者是早产儿,肺功能不全,术中情况难以预料;医院未设置重症监护室,且备血不够充足,一旦出现意外如何守护患者周全?眼见孩子生命垂危,黄建斌在与手术室护士及外科主刀医师充分探讨后,毅然决定迎难而上。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黄建斌选择采取保留自主呼吸喉罩通气下全麻复合骶管神经阻滞麻醉这一术式,既可通过复合麻醉的方式保证给药效果,恢复时间也相对较快。
历经40分钟,手术获得圆满成功。术后5分钟,患儿的啼哭声便响彻手术室,黄建斌心中的一块巨石落了地。
在博茨瓦纳的752个日夜很快过去。2021年11月,黄建斌再次参加援非任务,随中国(福建)第19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前往西非大地。由于是二次出征的老队员,在医疗救治任务之外,黄建斌还需负责财务、内勤保障等工作,被队友戏称为“管家”。
此番援塞,黄建斌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他表示,非洲医师理论功底比较扎实,也勤勉好学。只不过囿于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他们较少接触先进设备,诊疗理念也稍显滞后。
黄建斌发现开展麻醉可视喉镜的操作培训极为必要。据介绍,相较当地普遍开展的麻醉普通喉镜而言,可视喉镜不仅能规避对患者的肌体损伤与院感风险,还能使气管插管操作更加精准,从而争取抢救时间。这对脑积水、气管畸形等当地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大有裨益。他将该项技术手把手地传授给同事,并把从国内带来的可视喉镜捐赠给派驻医院,从而填补了当地技术空白。
“绝不成为外科发展的瓶颈”
两度援非,黄建斌完成了近3000台手术,参与挽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与非洲朋友结下了深厚情谊。在他看来,这段经历最大的收获就是练就了一颗“大心脏”。尤其是在接诊急诊患者时,时常需要自己独当一面,这也要求他在熟练掌握麻醉科相应的医疗技术之外,锤炼多学科基本功。
今年归国后,黄建斌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日常的诊疗工作中。早晨6点50分雷打不动地出门,晚间回家吃口热饭却是奢望,黄建斌平均一年要为近千台手术保驾护航。他说,“绝不成为外科发展的瓶颈”是科室同仁的座右铭。
“麻醉科医师绝非外人看来的‘打一针的事’。”黄建斌笑着介绍说,麻醉科的职责囊括术前、术中、术后。以择期手术为例,麻醉科医师需要在术前一天来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安抚,并让患方知情同意签字,随后准备手术药品耗材;术中则要保证麻醉平稳,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术后要关注患者恢复状况,对其进行定期回访。
消化内科的无痛胃肠镜、呼吸科的无痛纤维支气管镜、产科的分娩镇痛、儿科的小儿镇静镇痛……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麻醉科的阵地也从手术室内逐步走向手术室外。“这传递出舒适化医疗的理念。”黄建斌说。
今年,黄建斌决定报考母校福建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资历如此过硬、工作如此繁忙的情况下,建斌依然主动请求深造,体现了严格的自我要求,将为科室争创省级重点专科添砖加瓦。”闽东医院麻醉科主任翁迪贵如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