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为厦门擘画了“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蓝图,为厦门发展指明了方向。2003年,翔安区因时而生,开启高速发展之路。
21年砥砺前行,21年风雨兼程。如今的翔安,机制灵活、环境优越,产业优质、结构优化,百姓富裕、民生安康,生态秀美、新城崛起,已跃升为厦门跨岛发展主阵地、改革开放新窗口、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牢记嘱托,翔安全区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进而转化为全方位推进翔安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建设改革开放引领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区。
岁月悠悠,历史的长卷中,人民的奋斗是最美的篇章。翔安全力以赴,产业创新“抢新机”,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改革开放“闯新路”,优质资源要素不断汇聚;乡村振兴“绘新卷”,山海田厝特色资源充分挖掘;两岸融合“开新局”,文旅体双向交流更趋紧密;文物保护“出新招”,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日前,我们走进翔安,探寻东部新城美丽蝶变背后的“内在密码”。
改革开放 谋创新蹚出发展新路子
创新是时代的火花,它点燃希望,照亮未来,让梦想照进现实。
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翔安自带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基因,从建区开始,蓄力谋创新,全力求发展,蹚出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新路。
积极探索创新,一纸蓝图作画。
从当年的农业为主城区,到如今的产业之城,翔安已打造起“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两条500亿级产业链,跻身福建省最大光电产业基地、厦门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连续4年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区”。翔安探索创新的“四个三”产业链群培育机制,入选全省、全市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选树典型,并在“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全省大会”上作经验交流。近年来,翔安更在产业创新上“抢新机”,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厦门科学城2号孵化器、嘉庚创新实验室、翔安创新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及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翔安还在全省率先依托“闽政通”App建设“免证办”服务专区,拓展电子证照的线下应用场景,为公众提供证照查阅、扫码亮证、授权下载核验、办理结果证照推送等一体化集成服务,有效解决跑多趟问题,业务办理高效便捷、安全可靠,平均办理时长压缩50%,平均等候时间压缩80%。同时,翔安区还设立“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落地2000万元以上内资企业授权登记注册事权。
坚持问计于企、问需于企,翔安区深化“益企服务”,率先全市成立区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举办金融与产业交流会,持续落实区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机制,派出39位科级以上干部作为企业服务专员,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发展情况的监测帮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营商环境问题收集直通码”得到人民日报专题报道。推动各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主动靠前服务,闯出发展新路。
“原本预计要10月份才能完成土地权证和用地规划许可手续办理,在服务专员帮助下,我们在8月初就领取了权证,预计这个月就可以拿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红顶(厦门)酒店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丹青说。
过往,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涉及部门多、流程复杂、耗时长。今年6月,翔安南部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下简称指挥部)推出“交钥匙”主动服务品牌,向企业提供“一站式”帮办服务,缩短项目开发建设时间,大大提升效率。
目前,指挥部已为厦门科学城未来产业创新基地、智慧储能大型科学装置项目等多个项目,提供“交钥匙”服务,组织项目进度调度会商10多次,涉及项目均已完成用地阶段手续办理,陆续进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阶段。
“能并联的绝不串联,能提前的绝不按时,能创新的绝不照搬照抄。我们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前期服务,将供地流程时间压缩40%,交地到开工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完成出让用地88万平方米,实现成片综合开发项目‘4个月拿地、4个月开工’。”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优越的营商环境,引得企业纷至沓来。当前,翔安辖区内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8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大厦之门的东部窗口,越开越大。
“下一步,翔安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继续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更多优质资源要素在翔安整合汇聚、高效配置,努力为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区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乡村振兴 转思路铺就百姓致富路
“以前我们做豆干都是小打小闹,现在有了公司,我们的豆干卖到了全国各地,生活也越来越好。”东寮社区居民李阿姨说。据了解,东寮豆干年产值预估达1000万元,直接带动周边就业人群300余人。
东寮社区素以“一村一品”——豆干而著称,当地成立了东寮数联食品有限公司,对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等流程进行统一管理,还成功注册了“东寮豆干”商标,成为翔安区知名品牌,使分散的家庭作坊向社会化生产经营转变,不仅提升了豆干品质,也增加了销量,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创业,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这仅是翔安区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为福建擘画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新蓝图。
牢记总书记对乡村振兴的殷切期望,翔安区依托“山、海、田、厝”特色资源优势,推动省级示范村、市级精品村及精品动线等试点示范创建;培育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特色产业6个,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3786亩,农田水利建设项目17个,惠及农田15291亩;发展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6家,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96亿元,较2014年增加5.08亿元,年均增长3.8%,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向好。
“民之所盼,政之所兴;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过去十年,翔安始终将百姓期盼作为施政导向,持续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流域水环境治理、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发力乡村振兴,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转思路”为百姓铺就“幸福路、致富路”。
千年古村落黄厝村,村庄内仍保存着从唐代到清代的众多历史遗迹、传统民居,但众多老宅因岁月侵蚀而逐渐坍塌,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通过集中收储老宅,吸引艺术家入驻,当地将古厝变成文化创作的摇篮,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中焕发新韵。“我们通过‘借地’建设美丽乡村,将古厝转化为艺术家的工作室,不仅保留了原始风貌,还形成了一二三产艺术联动,年产值达1000万元。”黄厝村党委书记黄火明指着修葺一新的古厝说。
澳头社区怀远湖,一度因为水体交换不畅、内涝频发导致污水溢流、湖水黑臭而饱受诟病。近年来,通过创新的“三水”联治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怀远湖成功实现了生态蝶变,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村民和游客共享生态红利。
水质的改善,给产业发展带来生机。澳头社区党支部书记苏勇跃说:“我们利用这一自然资源,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发展海鲜餐饮、文创、民宿、旅游、观光、购物等一系列产业。”目前,澳头社区已进驻包括舟一美食文化空间、大厝宅等在内的10余家海鲜餐饮店,餐饮行业年营业额超9000万元,带动300多人转产就业。
后亭村,曾经是“经济薄弱村”,如今当地以鹧鸪养殖为特色,打造了集孵化、养殖、生鲜、预制菜、餐饮为一体的千万级全生态产业链,作为厦门市唯一的规模化鹧鸪养殖基地,后亭村还成功注册了“兴亭”“紫云鹧鸪”等商标,开设了“后亭鹧鸪”餐饮店,推出了麻油鹧鸪、卤鹧鸪等预制菜产品,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有效带动了村民就业和增收,小鹧鸪撬动了大产业,带动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十年来,翔安区全力绘就风光旖旎、山水形胜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建设乡村“五个美丽”点位678处,入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获得全国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胡萝卜种植)等一系列荣誉。
两岸融合 强服务筑造台胞温馨家园
“现在,翔安90%以上的冰块客户都跟我们合作,公司发展超出预想。以前觉得能辐射厦漳泉地区就不得了了,现在我们已供货到福建各地,甚至辐射到大陆各地。”台商吕炫达目光坚定而自信,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
2022年,翔安区打造出福建首张台胞专属借记卡——“台青创业卡”和专属金融方案,助推台青台企登陆起航。彼时,吕炫达的企业正需扩大产能,第一时间办理了“台青创业卡”,在翔安区台港澳办的帮助下,经综合评估,获得厦门农商银行150万元贷款,从而迅速推动产业升级。
从当初的包冰、送货、跑业务,到现在奶茶饮料店、餐饮店、KTV、便利店……吕炫达的事业版图一片片扩展,公司也从最初的手工包装,发展到现在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实现冰类产品规格全覆盖,生产车间已达十万级净化车间标准。
作为离金门最近的地方,翔安是台商进入大陆的理想首站,友达光电、冠捷科技、太祖食品等一些知名台企早已抢先登陆。“中央支持福建探索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文件出台后,翔安积极主动作为,大胆实践,从用地、融资、开拓市场等多方面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助推翔台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首站。”区台办主任林少明说。
10月11日,厦门首个区级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台商台企工作委员会,在翔安揭牌成立,并签署了《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两岸融合发展服务合作备忘录》,包含扩大推行许可“证前指导”事项、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等12项服务内容,全方位、多层次为在翔台企发展保驾护航。
“这个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造福了我们台企,今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遇到问题就能快速精准地通过平台寻求帮助,让我们更安心地拓展大陆市场,扎根发展的信心更足了!”一台企负责人说。
多年来,翔安全力打造对台营商环境新高地,一方面,加大台商邀请、考察和招商服务力度,持续推进翔台两地产业合作对接。如依托联芯、宸鸿、冠捷等龙头台企,接长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产业链条;与富士康、台湾佳羿航空等物流领域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依托天亿集团、“健康智谷”等平台,引进苏澳文维、汇丰澄科技、日益康、富之濠生物科技等医疗健康领域台企10余家。
另一方面,加大深入服务台商力度,出台政策扶持。启动百家台企评议机关效能工作,确定10家台企为联系点,坚持“马上就办、依法行政、精简材料、优化服务、落实承诺及处理诉求”;坚持联系走访机制,深入走访区属台资企业,了解诉求,解决问题,提供安全生产、技术改造等指导;出台服务台湾青年创业政策,从创业场所、资金、住房等方面予以支持,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并将火炬(翔安)产业区、大嶝自贸区的台胞台企、青创基地一并纳入惠及范围。
随着新材料、航空维修、供应链服务等新兴产业不断培育,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文化旅游、航空临空等产业日益密切交流,翔台产业合作基础不断夯实。
以营商环境之“优”,以聚合发展之“势”,以同根同源之“情”,赢得企业之“心”,翔安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台企跨越海峡、落地生根、创业发展。台资企业,业已成为翔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截至2023年底,扎根在翔安区的台商台胞有2000余人,台企300余家,其中39家规模以上台企工业产值近440亿元人民币,占全区规上产值的25%。
文物保护 抓传承留住城市乡愁记忆
焦糖色的蒜蓉枝,轻咬一口,口感香甜酥脆,蒜香扑鼻,别有一番风味。
顾客的舌尖是最好的考官,为了做好这道翔安传统非遗,有着130余年历史的古早味美食,非遗传承人沈辉煌走街串巷,深入了解,在坚守和继承祖辈“老味道”的基础上,相继推出了多种口味的传统老手艺蒜蓉枝,让产品既有“老味道”又有新口味。
时过境迁,但记忆中的古早味道依旧如初,“传统手工蒜蓉枝”在多年的保护和发展中,传承人队伍不断壮大,如今他已培养40多个技术骨干和近百名员工,解决了部分人就近就业和就业难的问题,也增加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
“文物是活着的历史,也是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漳州考察期间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
多年来,翔安区始终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坚持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讲好翔安自己的故事,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守正创新,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发展。
针对非遗传承保护——搭建翔安文化遗产数字管家平台,围绕“一水三山鸿渐红,五文七库同民安”文旅战略布局,统筹规划全区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记忆等。每年固定召开传承人会议,开展非遗传承培训,如每年常态化举办的“闽南文化走透透”暑期非遗夏令营、“乐活暑期·共享非遗”主题活动,涵盖厦金宋江阵、南音、拍胸舞等传统文化内容,培育非遗文化人才。
同时,将非遗活动与日常文化下乡、文化惠民活动融为一体,开展闽南文化·风狮爷艺术节、闽台宋江阵民俗文化节、香山百味民俗文化节等各类大型非遗文化活动;支持非遗文化创作,高甲现代小戏《送枪》获第三届“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金奖、第九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剧目奖,翔安本土特色漆画作品《圆梦者》入选第六届全国漆画展。
珍爱文明,呵护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
针对文物保护——侧重抓文物修缮实效,三年来累计排查不可移动文物354处,今年排危加固郑氏家庙等23处不可移动文物建筑风险点,高效推进第二批48处三年集中修缮任务,全覆盖开展文物安全检查,全方位落实文物安全监管。
同时,依托“文物管家平台”助力文物保护,开展志愿者认领不可移动文物工作,累计注册志愿者161人,认领文物330处。
目前,全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54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1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民俗文化人才87人,整理出版《翔安宗祠》《翔安文物》等地方文保书籍,在传承发展非遗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文化自信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锈迹斑斑的大炮,世界上最大的军用广播,瞬间把我们带到当年炮火连天的岁月”,今年7月24日,江西赣州老兵营第一期《蛟龙特训》军事夏令营到访位于大嶝的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356名学生在园区了解“八·二三炮战”历史,认识炮战英雄,感悟“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英雄三岛精神”。
翔安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素有“星火早燃,红旗不倒”之美誉,辖区内现存10余处红色文化旧(遗)址,包括重要的革命历史遗址和纪念馆,如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锄山乡村党校、彭德清纪念室、鲁藜纪念馆等等,这些场馆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游览观光。
“在传承红色文化资源时,我们注重融合创新,探索打造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接受度强并富含教育意义的展现形式,比如通过图文音像+实物参观+实操体验方式,动静结合普及红色文化,提高参与度和体验性。”翔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吴善营说。
以“英雄三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锄山乡村党校”等品牌为依托,翔安精心设计推出4条“红色记忆:不忘初心之旅”旅游线路,并编写“翔安红色记忆”系列连环画,举办各类红色文化活动,让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翔安正不断提高文物保护利用水平,让文物活起来、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