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是闽南人的蓝色家园,广阔悠长的海洋文化,根植于每一个爱拼会赢的闽南人心中。
福建漳州,地处东南沿海,海域辽阔、滩涂广布,渔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耕海而作,向海而兴。为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漳州市税务系统在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打造了“税助渔”水产行业服务的模式,助力水产行业激流扬帆,搏浪前行。
以发票数据标准化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乘着漳州市东山县澳角村“海鲜电商”的东风,福建大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开拓电商业务,带动了当地村民800余人就业。
“东山的水产品种类和别名多、规格复杂,价格受到产地、作业方式、保存方式等影响很大,同样是巴浪鱼,野生和养殖价格可能差了10倍。”公司总经理许玉冰说道,以前开一张发票需要手工打字录入产品数据,费时费力不说,每家公司开出来的收购发票信息经常不统一,企业经营受到一定影响。
为此,国家税务总局漳州市税务局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归集整合辖区主要水产品的种类、规格、产地、捕捞方式等信息,汇编形成一套水产品编码体系,涵盖海域内鱼虾贝类和软体类等10大类220个品种,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水产品全要素、全量化数字编码库,实现从“鱼虾贝蟹”到“数字编码”的转变,并嵌入系统推广运用,企业“轻松一点”即可生成要素齐全、规范统一的发票。
“通过对水产品收购发票数据要素标准的统一,可以推动交易市场更加规范,为助力水产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漳州税务方案’。”漳州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副科长曾国林介绍。
以税收服务助力企业扬帆出海
东山鲍鱼肉质细腻,味道肥美。良好的海域环境和水质条件让东山县成为全国最大的鲍鱼育苗基地和重要的成品养殖基地。在东山海洋科技产业园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忙碌着将一筐筐鲍鱼倒入水槽,清洗、蒸煮、冷冻、分级装箱,东山鲍鱼从这里走向了世界。
跟随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东山县华昌食品有限公司在2023年投资500余万元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提升企业产能。“企业资金周转及时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及时把一些政策提醒推送给我们,通过数据对接缩短了退税审核时间,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减轻了不少。”财务负责人高丽君表示。
“企业今年出口退税退了近400万元,有了这笔资金,公司发展的信心更足了。”龙海德盛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蟹肉加工销售,产品销往美国和新加坡等地。公司负责人莫跃芳说,税务部门在做好政策宣传辅导的同时,积极推行数字化行业服务管理模式,办理出口退税更高效和便捷了。
(戴智强 蔡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