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历时18年、已出版35册……地方历史文献大型书系《厦门文史丛书》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探触历史文脉,让更多人系统了解厦门——

这部丛书,穿越厦门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 林闻 黄星榕 通讯员 洪雅霜

厦门文史沙龙活动现场,洪卜仁(前中)与读者分享收藏的历史资料。(资料图片)

《厦门文史丛书》吸引众多读者借阅。林闻 黄星榕 摄

近日,位于厦门市图书馆的“洪卜仁剪报资料馆”正式对外开放,馆内的各种资料凝练了厦门地方史专家洪卜仁一生挖掘、整理、传播厦门历史文化的成果。其中,书架上摆放着的《厦门文史丛书》系列,吸引众多市民读者驻足观看。

“从我刚毕业踏上讲坛到现在,这套书陪伴了我很多年。”书架前的徐湘是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在他拿起教鞭的那一年,《厦门文史丛书》问世了。“这套书对于像我这样希望深入了解厦门历史的人特别有帮助,每次新书发布我都会买一本回家。”

在被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之前,厦门在中国东南沿海版图上并不出众。这让不少人觉得,厦门的历史积淀不深。然而,一部书写厦门历史的丛书可以编撰到35册之多,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厦门历史文脉的厚重。

众心齐力 梳理历史与文脉

“记得是在2007年,我备课时遇到‘鸦片战争’这一章,想收集一些厦门与鸦片战争有关的故事。”忆及缘起,徐湘感慨不已。在书店,他发现了《厦门史地丛谈》,正好符合当时的需求。

“细读之下,我觉得这本书完全可以作为教材,让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厦门的近代史。”徐湘说。也是在这一年,《厦门名人故居》《厦门音乐名家》《厦门电影百年》等著作,与《厦门史地丛谈》一起,作为第一批问世的《厦门文史丛书》来到读者面前。

记者了解到,《厦门文史丛书》的构思缘起于2006年。彼时,厦门市政协已经进行了50多年的在地文史资料收集,计划通过策划一个项目,继续相关的收集与整理。与此同时,洪卜仁也正琢磨着做一些有探索性又多元化的地方文史书目,双方一拍即合。

彼时,已年近八旬、被誉为“厦门活字典”的洪卜仁,以政协特邀研究员的身份投入到《厦门文史丛书》的编著工作中,一干就是10余年。

具体的命题是大家一起讨论出来的。“我们希望创作一个作品,能将厦门历史与文化的脉络分门别类地梳理,‘既不模仿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无论内核还是表现形式。”厦门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初定了20多期的目录,采用专辑的形式,这样能包容更多风格的作品。在内容上,缩小范围,突出在地化,从闽南文史缩小到厦门市的历史,更符合政协文史资料“亲历、亲见、亲闻”的要求。

转眼18年过去了,在厦门市政协的推动下,《厦门文史丛书》的编撰已经从最初计划的20多册增加到如今的35册,并且做到每年至少一本书面世。

这样的成果,单靠洪卜仁一个人是难以完成的。

“那时,洪老先生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文史爱好者,大家一起参与书籍的征编、整理和研究,有的人后来就成为《厦门闾里记忆》《厦门饮食文化》《厦门华侨纪事》等书的编撰人员。”厦门市政协特邀研究员、厦门晚报社原副总编辑叶胜伟是洪卜仁的“拥趸”。在洪卜仁的邀请下,叶胜伟先后负责了《厦门抗战岁月》《厦门解放前后》等多本书籍的编撰。他说:“将厦门地方史做通俗化普及、大众化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厦门——我想,这便是我们大多数人参与《厦门文史丛书》系列编撰的初衷。”

走进生活 弘扬身边的情怀

2019年5月,91岁高龄的洪卜仁因病辞世。《厦门文史丛书》编撰的接力棒,交到了当初围绕在他身边的地方文史爱好者和文史学家的手中。厦门市政协特邀研究员、集美大学退休教师林斯丰是其中一员,他在2022年初接下了编写《厦门集美学村》的委托。

“哪怕我们之前已经拥有了许多史料积累,工作量也不算小。从资料整理到形成初稿,再经过多次梳理修改,最后达成成稿,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林斯丰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嘉庚精神和校史,在集美学村学习工作了40年,使他对于这里有着超乎常人的亲切感,也在编撰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一手的新鲜史料。

林斯丰将《厦门集美学村》的写作形容为一种“微小的创作”,沿着各类文献,拼凑还原出某个人物、某个故事,文献和创作以独有的方式交织在一起。他依据历史、风物、人文的不同视角,将集美学村的前世今生以“学村缘起”“百年沧桑”“庠序雍穆”“人文荟萃”四个章节全面呈现,描摹出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村在校中,校在村里”的薪火画卷。

《厦门集美学村》的成书经历,恰似《厦门文史丛书》编撰工作的缩影。每一册书,皆从生活的细微之处着眼,深入浅出地让读者了解厦门、爱上厦门。

纵观已经出版的《厦门文史丛书》系列书目,从5000多年前的史前遗迹,到近现代的光影留声,内容既囊括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华侨历史、名人故事,也有贴近大众生活的气象、音乐,甚至涵盖了海防、古刹等各个方面。

一行行铅字中,群众性和资料性是一以贯之的主题。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厦门是一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但却不知道原来厦门本土的历史也是如此深厚,富有底蕴。”厦门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的历史文化远不是30多本书就能写完的,未来还有很多编写计划,比如今年底打算编印的《厦门老街寻厝》。

文史沙龙 让典籍“活泛”起来

“我是在集美学村的旧书店‘遇见’了这套书。那时,我刚刚来到厦门,对这座城市熟悉而又陌生。”“新厦门人”林绪是一名历史迷,去年初,她从老家福州来到厦门工作。她告诉记者,之前自己对于厦门的印象,无外乎经济特区、海上花园、鼓浪屿和集美学村。

“但我却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变成如今的样子?是这套书给了我答案。”林绪说。

采访中,林绪与记者分享了前阵子她与厦门众多文史爱好者登上鼓浪屿,走进八卦楼,参与厦门文史沙龙的难忘经历。“你能想象吗?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史爱好者,有组织地聚在一起,对于生活的这座美丽城市,畅所欲言。”她说,沙龙邀请的专家向爱好者介绍了以八卦楼为代表的鼓浪屿建筑的特点,让很多人进一步解锁了鼓浪屿的奥秘。

林绪口中的厦门文史沙龙,开始于2013年。那一年,随着多本《厦门文史丛书》系列的问世,“如何让厦门文史走近老百姓,如何让纸页上的文字‘活起来’”成为丛书策划者和文史专家思考的问题。

在洪卜仁的提议下,依托厦门市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地方文献资源,联合厦门市政协、市方志办共同策划组织的厦门文史沙龙活动拉开序幕。沙龙不设任何门槛,为学生和年轻一代文史爱好者、研究者提供免费开放的交流平台,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挖掘与宣传厦门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

11年来,厦门文史沙龙已邀请海峡两岸近百名文史专家学者,开展了百余场专题活动,吸引文史研究者及爱好者数千人次线下参与。

一本本凝结心血的书籍,一次次推心置腹的沙龙,让“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鸿沟不见,历史文化、经典古籍、高雅艺术都不再只是少数研究者的专属。

曾几何时,读城是一种文化情绪。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究竟代表了什么?答案,或许正如《厦门文史丛书》序言中所写的那样——城市历史文化,从来是反映城市前进发展中经验与教训的真实记录,是人们在改造自然与社会、创造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留下的重要印记、提炼的不朽灵魂。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