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第03版: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泉州开发区:让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本报讯 (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这一系统具备自动铺放铺缠精准柔顺控制技术,可控制九轴联动机器人进行自动铺放……”日前,在位于泉州开发区的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实验室内,苏德瑜向记者介绍了机器人自动铺丝机数控系统。

自动铺丝机并非用于纺织的机器,而是主要用于形状复杂曲面形构件的铺放制造,如飞机机身、尾锥以及S型进气道等复杂构件。

此前,机器人自动铺丝机数控系统主要依赖进口。通过自主研发,目前,该系统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而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数控一代研发部部长苏德瑜正是该项目的领头人。

作为“2024年泉州市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苏德瑜至今已带领团队研发了40多种专用数控系统,并广泛应用于鞋服箱包、五金卫浴、3C电子、军事工业等多个领域,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20亿元。

青年科技人才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主创新的源泉和生力军,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泉州开发区先后引进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智能创新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通过栽植“科研梧桐树”,引来“科技金凤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研发深度融合。

今年初,泉州开发区新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引才聚才十条措施,加大博士人才补助配套力度,增设企业留才补贴,加快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和常态化联系青年科技人才机制。同时,破除“四唯”传统评价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科研人才自主认定工作,让青年科技人才发展“不受限”。

截至目前,泉州开发区共认定市级以上人才超600人,各类优秀人才的汇聚,为园区的产业升级贡献智慧力量,让创新链与产业链实现“双向奔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