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一头连着乡村田野,一头连着科研院所。
正值冬季,荔枝控冬梢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来年的产量与品质。在南安荔枝科技小院,小院责任专家——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马翠兰博士带领团队,正在推广荔枝环割或继根的物理控梢方法,促进500亩荔枝花芽分化的目标。这既能减少荔枝化肥使用量,还能让来年荔枝更高产更优质。
科技小院是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它覆盖的产业点多面广,发展模式多样,正在八闽大地开花结果。如柘荣太子参科技小院、莆田南日鲍科技小院、永春芦柑科技小院、周宁马铃薯科技小院、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这些小院,打通了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多元效应显现。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科技小院紧贴乡村产业需求,提供相应的科技服务,以破解乡村产业发展痛点,助力传统产业发展新突破。比如,中国蜜柚生产大县平和县,每年蜜柚直接产值50亿元,涉柚年产值超过百亿元。平和蜜柚科技小院入驻后,小院专家发现,平和县与国际柑橘产区的产量相当,但施肥量是国际标准的6倍。于是,小院专家开出药方,推广“轻剪轻肥”生态栽培技术,让蜜柚“减了肥”,走上绿色发展之路。仅此一项,全县农民每年可节省数亿元肥料成本,还减轻了土壤板结和水污染问题。
建设一个小院,入驻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辐射农村一大片。2019年起,我省着力建设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围绕水稻、茶叶、水果、畜禽等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建立近70个科技小院。每个科技小院基本上聚焦一种作物,覆盖整个生长过程,破解乡村产业中的难点、痛点,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田野上。”小院团队在服务“三农”中推动了研发成果转化,不仅培育了乡村新质生产力,还培养了实用型科研人才,建立起“高校-政府-企业-农民”多元主体协作机制。(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比如,为鼓励更多科研人员下沉乡村、深入一线,福建农林大学出台“社会服务平台管理办法(暂行)”,创新“1个责任专家团队+N个申请入驻团队”模式,实现“1+N”学科交叉融合,“1+N”团队协同发力,建设60个科技小院,辐射带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科技小院是一个载体,一个纽带,一个平台。通过科技小院这一平台,不仅可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推动乡村治理科学化,还可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在科技小院,学生既要下田指导农户、给他们讲课,也要搞研究、写论文。在科技小院,科研人员坚持技术下乡,创新了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让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乡村产业。比如,江西永丰县与江西农业大学共建蔬菜科技小院,深化“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科技小院+职业菜农”运作模式,培养新型职业菜农4万余名。
眼下,科技小院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但要让科技小院真正发挥大“威力”,还需要在项目经费使用、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龙头企业配合等方面改革创新,营造更优更好的环境。
一方面,科研人员要坚持课题下乡,激活科研选题的源头活水,让产学研相结合,大大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满足政府与企业的需求。特别是科研人员要与“土专家”“田秀才”携起手来,共同打通科技传播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要在合作机制、经费补助、技术推广上给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让他们在田野里大显身手。此外,要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各类科技小院发展壮大,包括产业类科技小院、综合类科技小院、区域类科技小院、科技小院产业集群等发展。
可见,科技小院等创新服务平台,不仅带动了乡村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还能为“三农”发展激发出新动能,走出一条新时代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