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生如棋,“人情棋”“默契棋”“买卖棋”之举,无疑是人生中走得最败笔的一步棋。只是,昏招落子,悔棋已晚。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通报了象棋“录音门”事件调查情况:41名违规人员被处罚,其中赵鑫鑫、汪洋、郑惟桐等3人被终身禁赛。
再加上之前已经被罚的王天一和王跃飞,至此,中国象棋等级分排名前20的棋手大半被罚,时间跨度之长、涉案人员之多、交易手法之隐蔽,让中国象棋迎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地震,可谓是至暗时刻。
震荡来自一段录音。2023年4月前后,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王跃飞与郝继超的多段通话录音,在网络上曝光。录音中,两人大谈在象棋比赛中买棋、卖棋、软件作弊、操纵等级分等内容。这段录音迅速在中国象棋界及象棋爱好者中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录音门”事件。
同年10月,象棋名宿柳大华在自媒体平台实名举报,要求彻查其他乱象。今年,王天一被警方控制的消息被曝出,这次象棋圈的地震余波才真正开始扩散开来。
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智力游戏,中国象棋在我国的群众基础雄厚,规则简明易懂,兼具趣味和竞技,是我国民间基础最好、普及最广的棋类项目。但是,安静的竞赛项目为什么不安静?
在体育与商业日益交融的今天,即便看似小众的象棋运动,背后的利益链条丝毫不亚于一场激烈的大型比赛。一场比赛的输赢,不仅事关棋手的奖金收入,还关系到各种排名、积分、参赛资格,以及各种待遇、头衔评定。在利益诱惑下,“人情棋”“默契棋”“买卖棋”不断滋生。
尤其是等级分制度直接与利益挂钩,导致买卖等级分成为一门复杂的生意。中国象棋等级积分制度相对复杂,简单来说,高排名选手赢下排名靠后的选手,只能赢得很少的等级分,而一旦战平或负于排名靠后的选手,则会损失大量等级分。
竞技体育的魅力,本就应该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舞台,是展现人类勇气与智慧的殿堂,但是一旦滋生腐败,不仅严重损害赛事运动的纯净与公正,更会如毒瘤般侵蚀其根基,败坏整个行业的风气。
坚决查处、痛定思痛之后,怎样建章立制,培优土壤,防止优秀棋手被“团灭”的悲剧再演,让曾经代表“正大光明、智慧博弈”的国粹走出阴霾,是接下来要思考的紧迫课题。
象棋行业一方面应牢牢抓住此次契机,深入开展内部自查自纠,建立健全更为严格、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比赛规则和处罚条例。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让企图违规者望而却步。此外,除了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彻底打破利益链条,还需要全行业的道德教育和文化建设,才能重塑行业形象。
回望近年来,从足球领域的反腐风暴,到斯诺克领域的假球案,再到如今象棋界的“录音门”,这些事件无不暴露出体育竞赛领域存在的问题与漏洞。
但是,事实与实践也充分证明,体育法治日益完善的今天,在荣誉的光环与利益的旋涡交织之下,秉持职业操守、恪守道德准则永远都是不可逾越的行为圭臬。
不要忘记,体育,“体”是起点,“育”是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