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第04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闽藏科技特派员协作机制助力西藏昌都乡村振兴——

把论文写在藏东大地上

□昌都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志雄 通讯员 陈鹏程

在西藏昌都迷人的雪山、草原、湖泊之间,活跃着一批批来自东海之滨的福建科技特派员。他们不辞辛劳,以科技为笔,把论文写在藏东大地上,用科技的力量为雪域高原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5年前,“科技特派员”这一响亮的名号从福建省南平市传出,而后逐渐辐射至全国。如今,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积极探索智力援藏的新路径,在福建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福建科技特派员选认平台,选派闽藏(昌都)协作科技特派员到昌都农林牧等行业开展专项技术服务,实现“订单式”需求对接、“菜单式”服务供给,从而搭建福建与西藏科技特派员协作桥梁,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昌都落地。

截至目前,已累计选认113名闽藏(昌都)协作科技特派员。他们走进高原牧区和林地草原,深入昌都基层一线,围绕各行业科技服务需求开展科技援藏工作。

作为首批进藏服务的闽藏协作科技特派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养猪研究室主任李兆龙与昌都市畜牧总站副站长、市藏猪研究所负责人普布扎西一道,在短短的10余天里,走遍3个县、十几个乡镇和村庄,举办6场技术培训,深入养殖基地、合作社和养殖户中间进行技术指导,调研种质资源状况和养殖模式。返闽后李兆龙依然持续关注昌都藏猪产业发展,并与畜牧总站共同申报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专项和实际科技创新研发项目,获批科研资助350万元。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保障群众获得优质医药服务、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的关键环节。为协助昌都市落实好国家医疗保障局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来自龙岩市医保中心的专业技术人才赖菲菲作为闽藏协作科技特派员,因地制宜地为昌都市医疗保障局建立了DIP相关配套政策、医保基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机制及DIP付费监测指标体系,全力推动了昌都市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她的助力下,昌都市实现2023年底完成市级4家医院DIP实际付费的改革目标。

此外,由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派出中心副主任江晴、技术科负责人尹兰香、农药检测专家黄承远、兽药检测专家汤优等4名专家组成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带领昌都市农业农村局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技术人员开展农兽药残留检测新方法研究和标准验证、新人上岗培训等指导工作,突破了昌都市农产品中55种农药残留和畜禽产品中“β-受体激动剂”类和“酰胺醇”类中6种兽药残留、检测新项目标准方法验证、新仪器使用等新技术领域空白。

据不完全统计,首批已完成科技服务的54名福建科技特派员,足迹覆盖昌都市11个县(区),为当地开展科技培训16场次、专题讲座14场次,覆盖基层从业人员1020余人次;为科技服务需求单位撰写标准、方案等规范性文件16份,推动福建省科研单位与昌都科技服务需求单位申报并获批立项支持省级以上科研攻关项目5项,获批资助金额达700万元。

“闽藏科技特派员协作机制,就像一座坚固的桥梁,连接着福建与西藏昌都的科技资源,通过人才交流、项目合作、技术指导等形式,推动闽藏的科技资源共享。”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干部,昌都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郭晓丹表示。

福建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施频在谈及闽藏科技特派员协作时感慨道:“闽藏科技特派员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践,不仅促进了西藏昌都的产业升级,也深化了闽藏情谊。我们期望未来能持续拓展协作领域,优化合作模式,让更多科技成果在雪域高原转化,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