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泥人张世家员工郑茹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技艺非常关注,让我们年轻人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这一年里,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深入学习,我感受到心灵的成长。我想给总书记捎句话,我和同事将牢记您的嘱托,努力传承好泥人张彩塑技艺。
2024年2月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古文化街,走进了泥人张世家店,郑茹月是当时接待总书记的工作人员之一。如今,她已经成为泥人张老作坊彩绘部门的员工,参与了泥人张颇具代表性的孔子像、钟馗像等作品的制作。
尽管农历新年已过,古文化街仍然人潮熙攘。在泥人张世家店文创柜台前,文创书签、冰箱贴、盖章册等特色商品吸引了许多游客选购。“这一年来,我们店里人流量增长了近五成,日客流量高峰时超过万人次。其中,新作品带来了20%的销售额增长。”泥人张第六代传承人张宇说。
2024年,泥人张世家搬到了交通更便利的新址,面积也扩大到3000平方米。新年伊始,近200年历史的老作坊招聘了一批“00后”新工匠,迎来了新鲜血液。“我希望他们能给老作坊带来新想法、新创意,也希望传统工艺能在他们身上更好地传承。”张宇说。
在宫前广场一侧的津港印象文旅综合体验馆,5岁的陈潇沉浸于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的实时作业直播大屏前。他的妈妈马丽雯告诉记者:“他特别喜欢天津港,尤其爱玩集装箱作业模拟游戏和5D影院。”
法国红酒、智利车厘子、阿根廷牛排……在展示大厅内,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产品应有尽有,马丽雯每次来都会顺便采购一批:“这儿的进口食品随到港随买,新鲜度高、价格亲民,还能一键快递到家,非常方便。”
“2024年,我们引入了全新的‘津港印象’项目,很受年轻人欢迎。”天津古文化街管委会主任张鸿鹏表示,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充分挖掘三岔河口漕运文化与港口发展的历史脉络,游客来到这里能体验到天津河海交汇的独特历史文化和港产城融合发展成果。
如今的古文化街,天后宫、玉皇阁巍然屹立,通庆里、戏楼、张仙阁面貌如昨,而一张张年轻面孔的融入、创新模式体验项目的加入,让岁月静好的老街悄然有了新变化,在传统津味文化的历久弥新中,焕然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