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第10版:全国两会特别策划·省级党媒联动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福建 从“市场冠军”到“创新冠军”

□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

左图:安踏体育用品展区一角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右图: 位于福州福兴经济开发区的高意集团5G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赶制产品。公司在光学器件制造研发方面领先全球。 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全球每3块汽车玻璃就有一块来自福建,每5双运动鞋就有一双是“福建制造”,福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在全球位列第一……在福建,有这样一批制造业企业,从一根丝、一个电池、一块玻璃、一张屏起步,发展成制造业中的“单项冠军”。

来自传统制造业的“尖子生”,诠释着“制造大省”澎湃向前的“新脉动”。尽管起步晚于国际20多年,凭借“没有标准就建立标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理念,福建华泰集团率先建成全球最长的TOB陶板生产线,让“中国制造”的生态陶板走进了50多个国家的高端项目。

来自新兴产业的“优等生”,印证着八闽大地昂扬向上的新“发”之势。近日,InfoLink公布的2024全球储能出货量数据显示,宁德时代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创业初始,宁德时代就注重技术研发,通过研发新材料、开辟新赛道,从市场需求出发,形成全链条研究模式,解决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

近年来,福建因地制宜探索形成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模式,鼓励引导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一心一意创品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求深度,不求广度”的“小巨人”“隐形冠军”。目前,福建已培育37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4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为破解科技创新不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缓慢、新兴产业规模较小等困局,福建积极营造创新生态。从区域视角来看,在集成电路、种业创新、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若干个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高标准建好民营企业牵头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激活创新“引擎”。从创新实践来看,加快民营企业“智改数转”,打造国家级5G工厂、省级数字化标杆企业,发布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2024年全省工业数字化水平和关键评价指标居全国第三位。

在福建,不同的“冠军”企业有着各自的成长路径。清流县针对技改投入大、出口成本高等企业发展难点堵点,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扶持措施,2020年以来给予1600余万元奖补资金,助力山区“小巨人”走向全球。立达信则在创新氛围中,经过无数次实验,成功打造出与自然光拟合度超90%的类自然光光谱,将太阳光“搬”进教室。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金达威辅酶Q10从跟跑到领跑,连续多年占据全球超过50%的市场份额;阿石创凭借自主研发的200多款高端镀膜材料,为全球光、屏、芯、能四大领域超过400家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福建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2024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4万家,全社会研发投入预计超1200亿元,助力企业从“市场冠军”走向“创新冠军”。

如今,福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让更多的“冠军”站在全球的“领奖台”上。

当前,福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千亿产业集群已达20个,己内酰胺、不锈钢、汽车玻璃、运动鞋等产量居全国第一。


> 数据亮点

2024年,福建新增25个国家级5G工厂、53个省级数字化标杆企业、5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布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项目98个和示范工厂项目20个;新发布工业龙头企业114家,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57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重点“小巨人”企业3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家;推动宁德时代建设全球首个电池储能系统装备研发中试与检测基地;福建瑞玻玻璃有限公司发布全球第三条、福建省首条可批量生产的光热玻璃生产线产品,填补了福建乃至华东、华南地区光热玻璃产品供应的空白,实现对进口产品的国产替代。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