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这片红色热土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甘肃是红军长征的“加油站”和“转折点”。1935年9月至1936年10月,红二十五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先后进入甘肃,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这片土地上的革命遗址星罗棋布,每一处都诉说着动人的革命故事。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腊子口战役遗址、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等革命遗迹,构成了甘肃独特的长征文化资源。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以“一线两区多节点”为空间布局,构建了一条长征文化主题线和北上胜利会师、奔赴陕甘革命根据地两大长征文化片区。重点打造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南梁革命根据地旧址、哈达铺会议旧址等9大建设保护节点,形成了完整的红色文化展示体系。
在建设过程中,甘肃实施了“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宣传教育”六大基础工程。通过数字化展示、VR技术等手段,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生。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不仅保护了红色文化遗产,更将其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通过文旅融合,甘肃正在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品牌,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
红色文旅经济已成为甘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整合红色资源,甘肃推出了多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如“兰州—会宁—哈达铺—腊子口”主题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2024年,甘肃文旅产业链新建、续建项目到位资金达384.7亿元,签约项目220个,签约金额437.3亿元。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的建设,不仅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更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红色文旅经济、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等多维度的融合发展,甘肃正在书写一幅“百姓更富、家乡更美”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