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厦门自贸凤凰艺品文化保税共享平台暨景德镇陶瓷文化海外发展基地启动。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管委会的领导、企业代表及文化界人士,共同见证中国陶瓷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时刻。
当天“一平台、一基地”的落地,是厦门自贸片区与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双区联动”的生动实践,也是一次传统文化“策源地”与文化出海“大平台”的历史性携手,双方将以优势、创新、项目赋能合作的务实理念,助力景德镇的陶瓷艺术精品借由厦门这一国际化的窗口,扬帆出海,走向更广阔的全球舞台。
飞地发展
打通陶瓷出海新通道
2025年春晚景德镇纪念碗、宋元青瓷珍品,还有各式各样当代创新的力作……走进厦门自贸片区象兴一路33号,琳琅满目的陶瓷精品,瞬间将人带入千年瓷都厚重的历史底蕴中。
这里是凤凰艺品文化保税共享平台的所在地,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海外发展基地的空间载体。厦门与景德镇,因“一带一路”而结下了深厚的历史渊源,又在国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局中携手并进。去年12月,双方正式签署“双区联动”战略合作协议,此后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景德镇陶瓷文化海外发展基地是“双区联动”结出的又一丰硕成果。
作为景德镇企业出海的“黄金跳板”,基地整合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等通道优势,推动“景德镇制”品牌国际化,进一步丰富厦门自贸片区出口品类,助推厦门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
“厦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国家对外开放、金砖国家交流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景德镇凭借其精湛的陶瓷技艺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与传播源点,是享誉全球的国际瓷都。”基地的运营方、景德镇陶博城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景平介绍说,基地将借助厦门港口、文化保税、金融创新等方面的优势,联动全球资源,打造集文化传播、商贸合作、品牌展示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助力中国陶瓷产业“千企百亿”行动计划。
以此次基地的启动为新起点,厦门自贸片区与景德镇也将在文化出口、数字贸易、版权保护等领域,打造合作新模式,建设展示交流新平台,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贡献最大力量。
自贸赋能
打造“文化+贸易”新高地
“一平台、一基地”正式启动的当天,“双区联动景德镇陶瓷产业全球化创新展”同期举办,展览面积超3000平方米,展出千余件艺术珍品。
“现场参展的许多来自景德镇的知名陶瓷企业,已经签约入驻凰艺品文化保税共享平台。未来,平台也将发挥自身的优势,推动更多文化企业‘出海’。”厦门凤凰艺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国强介绍说。
厦门自贸凤凰艺品文化保税共享平台是厦门自贸片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重点打造项目,由厦门凤凰艺品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依托厦门自贸片区制度创新优势,提供艺术品保税仓储、跨境流通、拍卖交易、展览展示、艺术品金融等业务。平台的启动,将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文化保税特色与内涵。
活动现场,平台携手多方达成战略合作:发起“艺通全球”当代艺术联盟,打造“超级个人IP”赋能城市品牌与产业升级;与中国技术交易所共建“海丝数字版权交易平台”,构建数字版权交易生态;联合APDF亚太设计师联盟等机构成立“IAI国际影像创意中心”,推动艺术与科技跨界融合。
“我们将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国际化团队加持,帮助更多企业打开全球机遇。”吕国强说。
2018年,厦门自贸片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获批挂牌,是全国自贸试验区首个、福建省唯一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多年来,厦门自贸片区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传承中华文化,以开放包容链接全球市场,以高水平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为重要抓手,构建起内联外通的大枢纽、大通道格局,实现了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海丝中央法务区等政策叠加,助推了法务、航运等要素高效流动,形成了全国最优的口岸营商环境,为文化企业“出海”提供有力支撑。目前,片区已经培育了30个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7个项目入选商务部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计划。
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双区联动”为契机,片区将进一步打造文化出海新范式,发挥厦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重要通道功能,创新景德镇陶瓷艺术“走出去”模式,持续扩大文化贸易;进一步激活文化产业新动能,以出海平台链接全球资源,孵化优质文化企业,构建“文化+科技+贸易”创新产业链;进一步拓展文化交流新渠道,打造更多国家级“陶瓷文化”出海项目。
未来,厦门与景德镇将以“文化丝路”为纽带,充分发挥双方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对外贸易通道、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打造文化贸易新平台、拓展出海交流通道、推动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国际化合作,共同探索文化出口新模式。
(廖丽萍 周莹 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