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50年的荔城分局镇海派出所,系莆田市最早的公安派出所,下辖11个村居,有人口10万余人,辖区商居互融、企事业单位众多,历史文化古街、红色资源集中。近年来,该所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警务机制改革,不断擦亮生态警务、智慧警务、民生警务、阳光警务4张名片,辖区社会治安持续平安稳定。近日,该所获评第五届福建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创新警务
绘就平安“枫”景
华灯初上,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流光溢彩,人潮如织。作为莆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该街区内有着街巷格局保存完好的大路街、县巷、后街等6条古街,宋元明清古建连成一片,构成极具莆田地方特色的风貌区,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智慧赋能,绘就平安底色。镇海派出所通过开发大数据工作平台,对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数字化管理,结合无人机巡查、“古街义警”联防联巡,820个自动火灾报警系统数据实时推送,打造“一图感知、一键调度”的智慧警务模式。2021年以来,该街区盗窃类案件大幅下降,火灾伤亡事故“零发生”。
“都是街坊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有事好好说,别伤和气。”不久前,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联勤点,镇海派出所社区民警杨建锋与市场监管所、社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一道,共同疏导劝解,让街区两名商铺店主放下成见,握手言和。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镇海派出所创新警务联勤联动机制,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设立联勤点,提供纠纷调处、咨询求助等服务。同时,整合辖区治安力量,成立一支20多人的快速反应队伍,负责街区突发事件及警情先期处置等工作;以各街巷为单位设立12个联防微信群,在警民之间搭起一座便捷的沟通桥梁。
镇海街道位于中心城区,教育资源丰富,辖区有26所学校,学生人数超过2.5万人,守护校园安全责任重大。
为此,镇海派出所落实“一校一警务室”“一校一法制副校长”制度,成立全市首家校园法制辅导员工作室“吴玲玲法制工作室”,开展线上、线下24小时专线守护。创新启用“护学岗”小程序,根据校园规模、实时交通状况、治安环境等精准投放警力,研发全市首个校园安全圈层防控平台,通过科技赋能与精细化管理,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园安全防护网。
严管厚爱
打造过硬铁军
“要善为、能为、想为……”近日,镇海派出所教导员徐炜与几名新警在党建宣讲室里谈心谈话。这里是该所打造铸魂育警、薪火相传的“主课堂”,也是新警入警后最常待的地方,入警第一课、先进典型宣讲,在这里淬炼“红旗警队”。
历史川流不息,“红色精神”永放光芒。镇海派出所开设党建宣讲室,并依托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旧址、中共莆田县委诞生地——“哲理钟楼”等辖区红色资源,常态化开展思政教育、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民辅警参观革命旧址、探寻红色记忆、重温入党誓词等,接受红色文化洗礼,赓续革命奉献精神,让“人民至上”的忠诚警魂熠熠生辉。
扎根于这片红色沃土,该所历任400余名民警自觉当好“红色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涌现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朱凤莺、全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卓壮杰等多名群众满意和认可的时代典型模范。
“感谢警察叔叔帮我找回压岁钱”“办证超级快”“5个小时就帮我找回手机,666”……在镇海派出所一楼大厅设置的“凡人善举墙”上,贴满了群众的留言单。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背后是一个个温暖的警民故事,印证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的铮铮誓言。
作为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镇海派出所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设立由教导员主管、支部纪检委员分管的“大监督”工作室,推行“荔警·镜鉴”队伍智慧管理新模式,建所以来未发生队伍违法违纪。
同时,该所认真落实从优待警举措,开展健康问诊进警营、警宝托管班,打造“如家”食堂等,激励全警保持昂扬斗志。建所以来,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以上表彰奖励达百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