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第10版:理论周刊·读书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经济新动能》:探寻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智库洞察

□肖志明 夏凡

《经济新动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著王贤青 主编中信出版社2025年出版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对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作出重要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刻把握,也是解决当前经济领域突出矛盾的具体体现。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史,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进程。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转型,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显露出疲态,新时代的经济动能开始成为焦点。

近年来,国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AI(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低空经济、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突破,都给中国经济整体和无数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影响,既带来诸多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面对国内外发展新形势,在如何把握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趋势和规律、厘清新旧动能转换路径和多维变量关系、促进经济体系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等方面,都需要一本权威的著作指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作为国家首批高端智库之一,其新著《经济新动能》凝聚了智库背景优势,融合了多元视角,可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和外在驱动力。该书由23位学者与智库专家(如林毅夫、黄奇帆、郑永年、姚洋、蔡昉等)集体创作,整合了经济学、公共政策等多学科资源,既涵盖宏观战略理论分析,又包含产业层面的微观洞察,结合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企业出海等新技术、新趋势,从对外开放、产业升级、金融科技、人力资本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中国经济的新动能。全书共七章,分别讨论理论的新动能、开放的新动能、产业的新动能、城镇化的新动能、金融转型的新动能以及人力资本的新动能、经营管理的新动能,帮助读者理解中国经济发展中关键动能的重要性与科学性。

理论奠基,增进对经济基本规律的认知

《经济新动能》第一章是理论的新动能。提高理论水平,增进对经济基本规律的认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洞察经济发展的天时。今日世界科技对资源的创造力越来越强,信息流、人流、物流、金融流等日益丰富便捷。资源的创造和配置,其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指挥棒,即理论和认知。正如林毅夫在开篇文章里所提到的核心观点,理论的可靠性是化解经济挑战的关键力量。该书不仅阐述了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黄奇帆的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内涵与实施路径,还阐述了黄益平的地方政府角色转型与经济政策新导向、袁东明的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兼顾政策逻辑与市场规律的理论解决方案。中国经济下一步怎么走?没人能预知一切,但提升理论认知水平无疑是有价值的。学者们虽然主要是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来分析经济发展的理论与逻辑,但对企业家和普通读者而言也有参考价值。

多维度解析,洞察经济发展新动能全貌

在多维度剖析方面,《经济新动能》展现出卓越的全面性。在对外开放维度,分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如何通过高水平开放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全球资源和创新要素,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如“单边开放”举措塑造国际秩序新动力,对国际贸易、投资以及区域经济融合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产业升级维度,深入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医疗健康等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以及传统产业如何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转型升级,新旧产业协同发展带动经济整体跃升。在金融科技维度,聚焦金融创新如何为实体经济赋能,从数字金融发展到科技金融再到转型金融在支持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和满足绿色低碳发展上的关键作用,揭示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的新路径。在人力资本和经营管理维度,强调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优化以及企业家精神培养对经济新动能的支撑,凸显高素质人才和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新动能中的核心地位。

主题聚焦,内容覆盖前沿领域与核心议题‌

全书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围绕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需求,系统剖析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培育路径,并强调“更新旧动能”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平衡关系‌。书中内容涵盖“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企业出海”等前沿领域‌,结合单边开放与企业出海等实际案例,分析如何通过高水平开放、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金融转型和制度优化培育新动能。结合新环境、新技术、新趋势,详解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前沿动态,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为个人和企业在经济决策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全书以问题为导向‌,针对资源配置效率、城乡融合发展、中国城市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挑战提出对策,探讨如何统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问题与理论、实践紧密结合,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经济新动能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供政府和企业借鉴其宝贵的实践经验。

《经济新动能》是一部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的佳作。该书不仅有扎实的理论探讨,还引用大量实例和数据,将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对政策制定和产业创新发展过程的分析,该书为读者提供宝贵的政策启示和实践指导,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该书在内容广度与作者权威性方面表现突出,虽然因其作为多人合著文集,各章节的连贯性与体系化程度可能稍弱,但从学术层面看,其内容架构严谨,学术观点深刻且富有前瞻性,为经济新动能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新的研究视角。无论是企业管理者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制定战略规划,还是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引导经济发展方向,都能从该书中获得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启示。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当下,中国经济正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经济新动能》恰似一场及时雨,为我们深入理解经济新动能提供了全面且深刻的洞察。

(作者单位:福建江夏学院、福建农林大学)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