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漳州观察 上一版   
下一篇

东山县建成全国首个闽台家书展览馆,构建“一封信、一本书、一个展馆”的闽台家书档案体系,打造两岸以情促融重要载体

明月何曾是两乡

□本报记者 赵文娟 通讯员 欧东茵

闽台家书展览馆里展示的从东山寄到台湾的家书 沈福山 摄

游客参观“迁台记忆”东山专题档案文献展。 欧东茵 摄

两岸家书故事编委会成员在探讨家书故事。 欧东茵 摄

核心提示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邮票”这一意象,道出上世纪两岸隔绝下个体的忧愁和无奈。

东山与台湾一衣带水,在通信落后的年代,家书成了两岸亲友沟通联系的纽带。近日,“迁台记忆”东山专题档案文献展开展,两岸家书故事第三集也正式编印。一张张泛黄的两岸家书、一件件尘封的信物,讲述着一段段两岸亲人离散、家书跨海峡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断被发掘、活化,成为维系两岸心灵融合的纽带。


尺素情深难尽乡愁

“吾因沦落天涯,未尽赡家职责……吾之不寄家书已历二十余载……力不从心,愧对妻孥,终身抱憾。”这是1975年东山县康美公社东沈大队去台人员沈明川从台湾写给发妻陈娥枝的家书。

信中所饱含的无奈和愧疚,是当时无数亲友分隔两岸之苦的真实写照。

1949年,在经历“三大战役”节节败退后,国民党企图借东山岛这一海上交通咽喉“反攻大陆”,为增补兵源,便在东山岛大肆抓壮丁。

东山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兼文联主席李鸿耀介绍,因急需扩充兵员,1950年5月10日至11日,国民党撤离东山时,不分老幼婚否强行抓壮丁,两天内从东山共抓走3974人。一片悲伤笼罩东山,三日不见炊烟,数千家庭承受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妻离子散、骨肉分离之苦。

由于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通信几乎隔绝。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两岸亲友为了保持联络,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方式辗转向对岸寄信汇款,其中最常用的方式是第三地“转口通邮”。

由于当时对带外汇的侨批管制比较宽松,两岸侨批局已逐渐拓展侨批通道,并与新加坡、泰国、菲律宾以及我国香港等侨批业建立了联系。因此,20世纪70年代,台湾逐渐有人尝试通过第三地“转口通邮”,常是大信封套着小信封,将寄往大陆的家书隐藏在侨批中,先是寄给海外或香港侨胞,由侨胞拆开更换信封,再转寄给在闽的亲人。大陆的回信也是用同样方式转寄台湾。一封信一般辗转好几个月才能送达,最长的隔了43年。

第二种通邮通道是台胞接待站。1978年,东山县在全国率先设立台湾同胞接待站,为台湾渔船避风停靠、物资补给、寻根探亲提供服务。台湾渔民通过停靠福建沿海台轮停泊点的机会,或对台小额贸易,私下带回书信,通过台胞接待站转交给大陆亲人。大陆亲人也通过台胞接待站托人将信件带到台湾。

1981年元旦的钟声刚刚敲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空中之友》正式开播,祖国大陆的声音第一次如柔和春风般传入台湾同胞的耳中,许多人开始通过空中电波寻亲友、寄相思。

展馆橱窗内,除了家书、信箱等老物件,还展出不少银票。李鸿耀说,分隔两岸的亲友常常相互资助扶持,在信中夹着现金、银票,因此出现了大量“银信合一”的批信。这些信件、现金、银票,反映了家族、乡族以及亲情的特殊关系和闽台之间密切的经济关系。

随着两岸家书业务量的增加,单由“水客”(民间邮递中介组织)接单已难以满足两岸同胞的需求,其中一些“水客”逐渐开始建立批信局。1950年,东山先后成立了和成、瑞记、福通、南成等8家批信局,添盛、隆盛2家民信局获准继续营业。

这样的颠沛辗转,持续了38年。1988年4月18日,台湾批准《对大陆通信办法》,同意通过台湾红十字组织将台湾民众的信件代为转寄至大陆,台湾民众给大陆亲友的信件可由台湾红十字组织经香港邮局转寄大陆。短短两年,两岸来往信件达到1300万封。

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两岸同胞企盼了数十年之久的“三通”终于梦圆,无数分离家庭得以重逢。

抢救活化背后的故事

每封家书的背后,都述说着感人至深的两岸故事。在通信极其便利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手写家书?

“两岸家书承载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深厚亲情和共同历史记忆。在众多闽台家书中,东山两岸家书有其独有特点。”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涂志伟说,东山是重要的台胞祖籍地,1949年至1988年,东山的两岸家书大多是去台人员寄回给东山家属,特别是寄给当年“活寡妇”的,信中流露的情感刻骨铭心。与此同时,许多去台人员团结一致,组成台湾同乡会,冒着巨大政治风险帮忙两岸乡亲办理第三地“转口邮寄”,体现了两岸无法割舍的血脉亲情。

“在当前两岸关系政治背景下,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有助于今人尤其是台湾年轻人,感受两岸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感,从而推动更多的互动与交流。”涂志伟说。

千万封两岸家书散落民间,其中不少已经遗失或损坏,亟须抢救保护。2018年起,为进一步抢救、保护包括两岸去台家属在内的涉台文献,东山县档案局、东山县台港澳办联合面向社会征集海峡两岸往来书信和办理两岸往来的文书材料,许多当地村民纷纷自发捐出与台湾亲友往来的家书和老物件。

“这些两岸家书不能只是静静地沉睡在展馆里,必须要让它们背后的故事‘活’起来,让更多人知道!”李鸿耀说。

2022年,东山县档案馆组建两岸家书故事编委会,由当地10余名作家、学者、文史研究员组成编写工作组,研读400多封两岸家书,从中挖掘故事线索;走遍了全县61个建制村,入户采访上百次,查阅各种文史资料,反复斟酌推敲。目前,已采写了48篇动人的两岸家书故事。《一管洞箫的传奇》《我为两岸离散亲人传书》……一封封两岸家书背后的真实鲜活故事被挖掘、活化,故事中生动的情节、真挚的情感,将当年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再现读者眼前。

两岸家书故事不仅在本地引起强烈共鸣,也收到了来自台湾的回响。

“吾甥要永远记住是大陆福建省东山县人。这里有姑、姨、舅、妗亲戚朋友祖先坟茔,代代要记住这一点。”这是一封上世纪90年代从东山县城关镇寄往台湾新竹市的家书。信中东山两姐妹表达对远在台湾的姐姐逝世的沉痛心情,嘱托台湾的四个外甥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家乡和根。经东山县台港澳事务办协调联络,去年东山关帝文化节期间,收信人陈成智的亲人陈成华从台湾寄来了4封珍贵的家书。

今年1月1日,“迁台记忆”东山专题档案文献展开展。这是全国首个闽台家书展览馆。东山县档案馆馆长林镇才介绍,在省、市闽南文化研究会的协助下,东山县已构建“一封信、一本书、一个展馆”的两岸家书档案体系。截至目前,东山县档案馆已征集“迁台记忆”档案资料6000多件、两岸家书400多封。

开展“迁台记忆”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已列入福建省“十四五”规划。2022年3月,福建省政府台港澳事务办、省档案局、省台联、省档案馆联合发出公告,面向海内外征集“迁台记忆”档案文献。这意味着,包括两岸家书在内的涉台文献抢救保护工作提速,“迁台记忆”资源库更加丰富了。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挖掘更多两岸家书故事,将这些故事拍成专题片,并与闽南师范大学史地学院合作推广学术档案研究成果。通过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台湾同乡会等两岸交流渠道,向台湾同胞征集更多闽台家书,共同讲好两岸故事。”林镇才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