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唯有圣哲是明灯

□小 山

我曾两次去泉州的清源山,为了一睹山上的老子形象。一次是工作关系,当地文友引领我看看矗立山坡上的老君岩,我们在“老子”脚下合影留念。一次我特意拉上一位画家女友去清源山,再一次造访老君岩。泉州人在清源山为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子造像,实在是有独特眼光的做法,以至于远在太原的希望出版社约我写老子的图画书时,编辑强调说道:你们福建泉州有老子像呢。似乎老子和福建有一种亲缘关系。

其实,是我家和老子有亲密关系。大学教授丈夫半生喜爱老子哲学,《道德经》是我们家藏书中宝贵的一本,多年研读。我和丈夫持家过程中,也彼此常用《道德经》里的话语勉励对方和自己,生存的智慧对我们来说常读常新。老子是春秋时代的古人,但是今天的生活中我们更需要他五千言的教诲,避免我们走弯路。大学时代我在历史系学习,历史专业课使我接触《道德经》较早,而且我毕业前夕又选修了中国古代思想史课程,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深深扎根于心中。

近年专注于儿童文学创作,我更多面对孩子们。怎样把古代思想精华传递给儿童,几乎成为我的自觉,每当有机会讲座时,我也经常说到《道德经》,盼望孩子们诵读这五千言,作为人生阅读的奠基——长大后,他们能理解和消化《道德经》了,一定会是个人发展的有益训诲和方向指引。我在自己的童话中写过一句话:“只有极少数伟大的心灵,能对我们深有启迪,并代代相传。”老子就是这样的古代圣哲。春秋战乱中,作为国家图书馆的管理者,在山河破碎中,这位耄耋老者痛定思痛,才留给后代这样充满智识的总结,告诉我们天地之间应该遵循的不二法则。这个世界是隐藏奥秘的,人与万物并非无序纷乱的存在,说到底,天人合一才是大道——这是老子领悟到的真理,他给我们开辟了思考。他的精简之书五千言应该说是字字珠玑,需要我们好好领受,也需要孩子们在人之初领会《道德经》的精髓价值。

“上善若水”,究竟是什么样的善意,才体现出利于万物和人间的美德?不仅仅是一点点好心肠,还要有一种宽广的给予之心,和磅礴开阔的接纳胸怀。犹如福建的伟人林则徐所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理解的善意,是包容和付出能力。看看清源山老君岩的老子像吧,那种谦卑地置身于万物中,那种虔敬地仰望星辰,他的目光必然穿透尘世纠结,也对烽烟战火或者滚滚尘流,有智者的省察和洞见。福州南江滨公园里,也有一个艺术家奉献的老子像,非常传神地写照了“上善若水”的精神,用汩汩清流出自老子襟怀,表现出这位伟大先哲的思想清泉般的源远流长。这和清源山上老君岩塑造的老子像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画书是给儿童阅读提供知识和想象力的最恰当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用图画书传播给当下的孩童,作为写作者,我感到十分快乐。

《道德经》依然是我喜爱的藏书。现在,我以出版的这本图画书,献给儿童,也献给这个时代——让我们一起警醒,汲取智慧给我们的启迪。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需要圣哲具有先见之明的导引。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