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厦门观察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务高地

□本报记者 廖丽萍

海丝中央法务区思明示范区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建设云上法务区、打造知识产权CBD、出台面向金砖国家法律服务机制十项措施……5月25日,走进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不论是专业便捷的法律服务,还是创新多元的调解体系,都让人眼前一亮。

一年多来,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立足区位优势,突出“海丝”特色,已初步构建了国际商事海事诉讼、仲裁、调解平台,补齐厦门涉外法律服务的短板,搭建了国际法务运营平台,设立外贸企业合规服务中心、“金砖法务特色专区”、域外法查明中心,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千企惠万企”等惠企便民法律服务,得到了市场主体的充分认可,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壮大产业 惠企便民

升级传统法务产业、拓展泛法务产业、集聚警安法务科技企业,如今的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依托规划承载空间,筑巢引凤,形成了新的亮点。

“两庭一中心”(厦门国际商事法庭、厦门涉外海事法庭、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全球首个代表处、中国海仲海上丝路仲裁中心等一批高端法务机构落地。目前,片区集聚了北京隆安、中审亚太等115个法务机构(项目),全市共聚集相关企业(机构)近900家。

“在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能享受到全链条、一站式的高端法律服务。”福建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福建重宇合众律所首席合伙人涂崇禹介绍道,重宇合众律所总部近百名律师近期已入驻片区,年办理各类法律事务约7000件。

今年,厦门片区还将继续引进北京中闻、上海兰迪等一批机构,加快推动盈科国际法律服务中心项目落地;打造“一城两基地”(警安科技应用示范城市、警安科技创新基地、警安科技产业发展基地)的产业思路,积极商洽招引数据安全、数字安防、网络身份认证、司法大数据应用创新等相关产业项目,努力培育警安法务科技产业链。

持续打造高端法务汇聚之区的过程中,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建设呈现“溢出效应”。一年多来,积极推进“法律服务进千企惠万企”活动,今年已服务各类企业2600余家。此外,片区会同厦门市金砖办深化“金砖法务特色专区”建设,今年来已办理厦门企业与印度公司金属硅购销合同、巴西球员经纪合同等案件30余件。建设云上法务区,开发上线云平台,加大“海丝法务通”小程序推广和服务力度,截至今年5月,累计提供咨询和服务超17万人次。

“企业走出去、走得稳、走得好,涉外法务很重要。”厦门市巨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罗海翔说,作为一家专注于公共安全和智能执法的数字化转型服务提供商,公司业务市场覆盖全国及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的保驾护航,让企业更安心。

改革创新 拓展域外

立足“一带一路”,打开国际视野,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定位清晰——围绕国际商事海事争端解决优选地、法务科技创新聚集地、两岸融合发展法治实践地、知识产权保护应用示范地、数字经济治理先行地的“五个地”发展方向,努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法治创新平台和法律服务高地。

目标既定,创新为桨。片区按照“海丝法务+”的模式,开展涉外纠纷解决、知识产权、金融司法等领域改革创新。

在涉外纠纷解决方面,积极向最高人民法院争取设立第三巡回法庭厦门审判点,向司法部争取设立全国涉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会同自贸片区筹建厦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持续完善国际商事海事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在知识产权方面,推进知识产权法庭、涉外知识产权诉调对接办公室建设,完善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机制;在金融司法方面,会同市中院、市金融监管局推动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厦门市地方金融纠纷调解中心,融合开展金融纠纷化解、金融风险防控等。

“充分利用法务资源积聚的优势,推动问题多元化解决,片区正全力推进厦门成为国际海事纠纷解决的优选地。”厦门涉外海事法庭副庭长郭昆亮介绍说。

此外,片区积极开展域外拓展行动。今年4月,先后赴莆田、泉州、龙岩、漳州等地,宣传推介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和能力,同时,推动法务区资源进一步走向市场、服务企业。今年,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还将积极协办9月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新加坡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论坛等国际性论坛活动,更好地推动片区走出“国际范”。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