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点评】

以极致之力演绎匠心之美

——《非遗里的中国》第二集点评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谢宗贵 叶勤

莆仙戏 《非遗里的中国》提供

作为我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已有千年历史,如今因省内多项非遗项目入驻于此而成非遗街区。央视《非遗里的中国》第二集聚焦福建,走进八闽非遗技艺荟萃的街区,由龙洋、单霁翔、袁弘三位主持嘉宾,以“旅游+体验”的节目形态,带领观众进行互动式、沉浸式的体验,纵览福建非遗之美。

技艺之美

非遗之美,美在极致精巧的技艺。本期节目共展示了20余项福建非遗技艺,对这些项目,既有概要式的介绍,如节目开场的湄洲女头饰服饰、南少林武术、九鲤灯舞、涵江车鼓,给人目不暇接的视听冲击;又有精美的细节呈现,如莆田木雕、福鼎白茶、福船水密隔舱技术,均给人留下至深的印象。

以莆田木雕大师郑春辉所创作的巨型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为例,该作品宏大的布局令人震撼,精美细节之处所展现的精湛技艺更是征服了嘉宾和观众。这件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长的木雕作品,一面雕刻的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采用了镂空雕、透雕、浮雕和莆田精微透雕等技法,街景、河景层次分明,各色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市井喧闹如在耳畔。在动画标示和特写镜头的放大下,直径仅3毫米的绳索悬空拉紧,表面的纹路纤毫毕现;而屋内的小人透过窗户半隐半现,亦充分展示了莆田木雕的细节之美与技艺之高超。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另一面雕刻的台北故宫清宫画院版《清明上河图》,则以浮雕为主要技法,精美的细节随处可见。两版《清明上河图》融合一体,体现了两岸血缘亲情一脉相连,更是寄托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家国情怀。

传承之美

传承,是每一项非遗技艺都面临的重大课题,即便不算古老的错金银工艺,也已经传承了四代人。在《非遗里的中国》我们看到的不仅有历经沧桑的传承人,还有大量的年轻人甚至孩子们,他们不是非遗技艺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和未来的传承人——在各项非遗技艺展示中,往往都有小演员们活跃的身影。

尤其在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活化石莆仙戏展示段落,以少儿表演的经典剧目《大且喜》开场,经过青年演员妙趣横生的独角戏《迎春牵狗》,再到少年演员和中年演员对照式地演绎登上今年春晚舞台的创新剧目《踏伞行》——镜头画面的精心组接,让莆仙戏中青少幼的代代传承跃然而现,也让不无抽象的非遗技艺传承“看得见”。此外,通过两位嘉宾“动手动脚”地亲身体验莆仙戏中特有的木偶吊、蹀步,观众更能体会到莆仙戏的精妙之处。

创新之美

近年来国内传统文化类节目大量涌现,如何从中脱颖而出?《非遗里的中国》牢牢抓住了“创新”二字,在讲述传承故事的同时,突出展示福建非遗技艺在当代的创新性发展。

非遗技艺的创新,体现在莆田木雕、错金银、仙作古典家具等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相融,莆仙戏、九龙灯舞等传统形态有机融入现代创意;由人工智能机械手臂操纵的掌中木偶,可以与人手操纵的木偶同台演出而毫不逊色;漆画与农民画相融合,浓墨重彩地表现乡村振兴的主题;以及福船的水密隔舱技术可以运用在南极科考破冰船“雪龙二号”上……非遗技艺在当代的种种创新性发展或创造性转化,在灵感与创意之外,离不开传承人对技无止境的探索追求,同样显示出精益求精的匠心。

非遗技艺与当代新技术的耦合创新,体现出非遗技艺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也再次生动诠释了非遗技艺的创新发展就是最好的传承。

融合之美

《非遗里的中国》以成熟的“旅游+体验”的节目形态作为基本框架,但又不并局限于此,在重点介绍的三项非遗技艺中加入“创新秀演”环节,将非遗技艺与舞蹈艺术相结合,实现了艺术上的跨界融合。

莆田木雕秀演《雕·栩》和水密隔舱福船制作技艺秀演《扬帆》将真人舞蹈表演与虚拟场景相结合,以前沿的数字视听技术助力古老非遗技艺转化为新潮的艺术形态。《雕·栩》表现的是:在刻刀之下,木雕小人有了生命,欢快起舞。木桥、木船、木屋、木街和巨大的刻刀被制作成动画,构成真人舞蹈的虚拟场景,制造出“人在雕中舞”的视觉奇观。《扬帆》则将海洋与福船构成的虚拟场景作为舞台,舞者所展现的,既是船的扬帆起航,也是人的乘风破浪。

古老的非遗技艺与前沿的数字技术、新潮的艺术手法相结合,创造出不亚于电影大片的视听效果,堪称是一场文化底蕴丰厚的视听盛宴。而这,也正应和了单霁翔在节目中所说的一句话:“非遗要拥抱世界、拥抱科技、拥抱青年。”

《非遗里的中国》第二集以富有创意的视听手段和节目形态,通过颇具冲击力的精美画面,让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动”起来、“秀”出来,充分展示了福建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与生机活力,展现了生生不息的八闽文脉,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福建对非遗技艺的重视、传承与创新。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