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能源汽车下乡,如何发力?

6月8日,观众(左)在车展上了解新能源汽车。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今年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接续发力,我国将如何做好新能源汽车下乡这篇“大文章”?

下乡3年 硕果累累

2020年7月,我国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逐渐深入三四线城市,不断贴近县乡市场和农村消费者。

近3年来,活动推出近200款下乡车型,累计销售410多万辆。

“车马未动,建桩先行。”海南省充换电一张网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总监黄焘表示,通过建设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充换电“一张网”运营监管平台,海南新能源汽车推广再提速。

据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促进中心主任钟东介绍,今年前4个月,海南已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91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新增车辆中占比达43.6%。

相关部委、地方大力支持,五菱、比亚迪、吉利等车企也在积极发力。

据比亚迪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比亚迪持续推出适合县乡汽车使用场景的车型,渠道下沉,以方便县乡消费者看车、试车、买车、修车,推动品牌认知度和销量稳步提升。

中汽协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9年的120.6万辆猛增至2022年的688.7万辆;非一二线城市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17.5万辆飞涨至2022年的171.4万辆。

市场空间大 经济潜力足

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5月《意见》颁布;6月8日,商务部宣布将组织开展“百城联动”等汽车促消费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村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

相关政策接续出台,释放了什么关键信号?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新一轮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布局充电基础设施和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既能持续拓展广大县乡市场空间,又能完善能源链路,助推相关产业发展,着眼未来大有文章可做。

当前,全国多地着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下乡“铺路”。

“推进充电设施建设,犹如打通乡村‘七经八脉’。”安徽省经信厅汽车工业处处长马翠兵表示,此举可促进乡村购车选择更多,城市居民来乡村也更加便利,势必带动旅游、物流、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等一系列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中国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出行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农村地区汽车千人保有量将近160辆,总保有量超7000万辆。中汽协预测,未来如能满足农村居民机动化出行需求,将可能撬动5000亿元规模的超级市场。

仍面临多重挑战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近期表示,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保有量相对较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实用车型供给不足、销售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

许海东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下乡仍面临多重挑战:

——新能源车相较燃油车价格依然偏高。产品供给类型有限,如何科学定向研发适合的车型成为车企必修课。

——当前新能源汽车利润率普遍不高。渠道下沉、推广、促销等成本附加,车企盈利难度变大。

——充电设施不足制约县乡地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高,短期内难盈利。

“新能源汽车下乡是一项长期活动、系统工程。”许海东表示,下一步,需要政府、车企、电网等多方面形成合力,不断发掘经济潜力,拓展市场空间。随着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保持稳步可持续发展。(据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