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周刊·求是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保护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刘小利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农耕文化的活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由此可见,高度重视并保护、利用好农业文化遗产,将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助力。

保护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对乡村振兴的作用不容忽视。第一,有利于打造特色的现代农业,助力乡村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农业智慧,如精耕细作、因地制宜、桑基鱼塘、农林牧复合等对现代绿色农业、可持续农业发展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挖掘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优良农耕技术、农耕方式和农耕理念,融入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体系中,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第二,有利于打造特色农耕文化品牌,助力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第三,有利于打造优质的农村发展环境,助力乡村人才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省积极响应党中央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号召,加大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力度,截止到目前,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项(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福建尤溪联合梯田、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占全国1/6,与浙江省并列全国第一。另外我省还有7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但是,应该看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亟需补齐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护和利用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存空间日渐式微,一些传统生产技艺逐渐被现代技术替代,不少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面临着被遗忘、被废弃的危险。二是保护和利用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目前已认定的遗产数量和类型,远不能代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总体面貌,各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仍存在较大差异,还有诸多农业文化遗产仍处于待识别、待发掘、待保护状态。三是保护和利用的手段与载体有待进一步丰富。目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手段与载体相对单一、保守,有的是碎片化静止保护,活态传承、创新性保护和利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保护和利用的多方协作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业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归口”不尽相同,主要涉及农业农村、文物、文旅、住建、水利、林业等多个部门和机构,各部门因职能不同、职责有别,对农业文化遗产理解不一、侧重有差,若顶层设计有缺位,缺少统一协调,就无法形成合力。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提高认识,统筹发力,立活态化保护之矩。各级政府要从战略和长远角度高度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常态性工作纳入部门工作计划,并建立健全保护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法规体系。依据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各地区实际,抓紧制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商业化利用标准和规范,尽快出台地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管理办法及细则。二是建立健全机构体系。在有条件、有需求的遗产地,成立专门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机构,其他遗产地在相应部门设立专职岗位和专职人才,进一步强化专门机构力量,保证遗产保护和利用措施、制度和政策持续性落实落地。二是建立健全协调体系。建立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水利、文旅、自然资源、发改、住建、财政、金融等部门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协作等联席机制作用,进一步强化主管部门主责意识和联动部门协同意识,有效形成农业文化遗产多方协作的活态化保护格局。四是建立健全保障体系。探索资金、技术、政策、项目等多种投入保障方式,设立专项奖补资金,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性投入格局。

质量立身,精准施策,走品牌化建设之路。农业文化遗产数量繁多、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区域和民族分布广泛,知识技术体系完善,有着较高的美学和文化价值。首先,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大普查、大识别、大挖掘行动,全面查清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和分布状况,并依据普查结果深入分析,分门别类构建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省、市、县三级农业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和普查名录。其次,坚持守正创新,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建立专家库,支持、鼓励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理论研究,通过设立专项课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对照研究古农典籍等方式,对传统农耕文明优秀基因进行挖掘整理,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工作实践。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擦亮品牌名片。

借数字化发展之力,将农业与生态、文旅融合起来,实现特色农产品的增值和生态与文化产品的价值转换。通过线上展现农业种植养殖、遗址、聚落、景观、民俗、野生资源等,线下大力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带动传播、展示和消费,将遗产地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价值,并建立生态与文化保护补偿的激励机制,让参与保护的群众获得良好收益。

(作者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