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深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记者手记

千磨万击还坚劲

本报记者 方炜杭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深深扎根,迎难而上,竹子的内在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令人赞叹。

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一度让以外贸为主的永安竹产业陷入困境。但是,竹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富民产业的地位没有变,也不会变。竹产业必将拥有美好的未来。

在深入开展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活动中,三明以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三明市率先在全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今年6月,三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三明市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的通知》,竹木产业链被列入全市11条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中。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可食、可用,其代木功能也非常强大。我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为丰富、竹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作为我国主要竹产地,我省现有竹林面积占全国1/3。

发展竹产业,是绿色发展抓手之一。竹子作为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去年6月,我国政府宣布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全球发展倡议,通过开发创新竹制品替代塑料制品,减少塑料污染,推动解决环境和气候问题。

近年来,永安市因地制宜,依托丰富的竹资源发展竹产业,以5年生的竹子替代山上生长20年以上的木材,旨在循环利用好占全市不到三分之一森林面积的竹林,养活另外超三分之二的森林,实现产业更绿、生态更美。

面对竹产业发展的新问题,永安如何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用好用足资源优势,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双循环”战略,走出三产融合的高质量新路径。

面对千磨万击,先要练好内功。一产方面,走可持续健康经营发展的道路,推广竹林高效栽培技术,提高竹山效益,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产方面,坚持把二产作为竹产业的龙头,紧扣产业体系布局,引导竹加工企业转向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快竹产业集聚;三产方面,推动竹产业技术服务、公共服务配套,挖掘竹文化,赋能乡村游。

面对千磨万击,还要借助好外力。十年前,永安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从省外引进了一批高端人才,组建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此外,加强与国际竹藤组织、中国林科院、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为竹企业提供产业公共技术服务。有人才与技术加持,永安成功攻破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径向帘替代旋向帘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难题,有效解决了集装箱原材料供应短缺问题,使加工效率提升了50%。此外,节节通公司的探索表明,在贸易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引导竹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也是一条新路。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永安竹产业转型升级虽非坦途,但只要按照“要搞竹子深加工,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的要求,沿着“主攻二产、拓展三产、带动一产”的方向,永安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必将蹄疾步稳。

据悉,三明市特色产业链总链长和一级链长由市领导担任,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二级链长,组织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树立“抓产业链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产业链”的理念,产业链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实现竹木产业全产业链产值700亿元以上,到2035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900亿元以上。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