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政情/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走过40多年特区发展之路的厦门正为中国式现代化探路先行——

担历史使命 立特区新功

本报记者 林丽明 游笑春 邓婕

40多年前,厦门“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自来水经常停”。

如今,当初的滨海小城厦门,已蜕变成为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

走过40多年特区发展之路,厦门经济特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厦门也成长为一座充满魅力和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如今,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试验、探路先行,成为厦门的使命所系,也是机遇所在。

鹭岛腾飞,日月新天

登上英雄大嶝岛,厦门新机场片区加速建设,建成通航后预计旅客年吞吐量8500万人次;

昔日的农田滩涂,化身为高新技术企业扎堆的创业沃土,位于集美的软件园三期已汇聚3000多家企业、近5万软件人才;

巨轮靠泊、塔吊林立,在远海码头,没有车头的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在5G信号指引下穿梭来往。

万木葱郁、苍翠欲滴,行走在筼筜湖畔,湖清水碧、白鹭蹁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下转第五版)(上接第一版)

在鹭岛厦门,处处能够感受到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履。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厦门的发展篇章,从1981年湖里工地上的一声巨响开始。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一年后,厦门建设大幕开启。

1986年,习近平同志到任厦门市第二年即提出并牵头组织编写《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厦门打开了发展新格局。

“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是习近平同志为厦门量身定制的重大发展战略。从2002年起,厦门将发展目光从岛内扩至厦门全域。地理的拓展,打开了发展的新空间。

“厦门要在对内对外两个辐射扇面中增强辐射能力。”历经6任指挥长,历经10余年,连接岛内岛外的大桥、隧道、地铁、BRT快速公交,多线路、立体化的交通体系逐渐顺畅,人们再也无须“天没亮就动身进岛”。

跨岛发展,“产、城、学、人”一体推进,厦门的城市格局打开了,综合实力增强了。目前,厦门全市超过七成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投来自岛外;2021年岛外常住人口达319.3万人,占厦门全市比重从2002年的46.6%提升至60.5%。

40年前的筼筜湖,杂草丛生、污水横流。1988年3月30日,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将治湖方略总结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30多年后,筼筜湖打赢了环境整治的硬仗,一池湖水换新颜。

作为福建省“生态省建设排头兵”,多年来,厦门市高标准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优于全国水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国前列,生态文明指数全国第一。生态美,成为厦门的烫金名片。

40多年来,厦门经济总量年均增长达15%。厦门以仅占福建省1.4%的土地面积,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经济成就。

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今天的厦门已经发展成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新经济新产业快速发展,贸易投资并驾齐驱,海运、陆运、空运通达五洲。今天的厦门也是一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乘势而上,再立新功

开局之年,厦门重大项目捷报频传。

厦门地铁6号线集同段,将串联起集美、同安两区,是首条深入同安老城区的地铁线路。今年7月,厦门地铁首台双模盾构在6号线始发。相较于传统的矿山法,施工速度将快3~5倍。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压舱石。今年,厦门130个省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820.7亿元。今年1—6月,完成投资543.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66.2%,投资完成率排名全省前列。

2021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中,对厦门作出“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要求,赋予厦门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试验、探路先行的历史使命。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

去年底,《厦门“一二三”战略规划》发布,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提供清晰的路线表、施工图。

当前,厦门将习近平总书记贺信重要要求融入特区发展的血液,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开展主题教育和“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强大动力,真抓实干、奋发有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今年上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下行压力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厦门强化综合施策,在稳增长、转动能、解难题、优作风上狠下功夫,巩固提振发展势头,取得扎实工作成效。

目前,厦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600家。今年,7家企业上榜2023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换发展动能,厦门正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和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厦门正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构建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次发展的“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海洋、绿色、文旅四大经济,全面推动发展的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

向开放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是厦门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的发展逻辑。

近日,厦门自贸片区“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被国务院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厦门打造的厦门自贸片区航空电子货运平台,实现了“多个全国首创”。

至此,在国务院先后七批次向全国复制推广的167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中,“厦门经验”已达31项。

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是厦门作为经济特区的职责使命。今年以来,厦门通过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深入实施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集成式改革,积极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在强化改革开放,奋力增创发展优势方面成效显著。

改革永远在路上。“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当先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上作示范、在物质文化生活共富上创标杆、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树典范。”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表示,“厦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